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意境”阐释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意境”阐释
【摘要】:在分析“意境”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接受美学观点,尝试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意境”作出一种现代性阐释,分别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讨论在创作中“意境”的存在方式、“隐含的读者”的存在、文本中的“意境”在接受过程中的视野融合以及读者对“意境”解读的历史性等。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意境” 接受美学 现代阐释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意境”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是传统诗学的独特范畴,常见于抒情性的文学作品。现代亦有大量关于“意境”的论述或研究,但“意境”研究更多的是将重点集中在“意境”的概念史、“意境”本身内涵的流变或将之与西方的“典型”对比讨论。本文则尝试从接受美学这一维度审视“意境”,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寿兴;;意境的系统说与意境说的系统[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2 董志强;;意境本质[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3 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治;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之一:文质并重,尤重意境[N];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耘;“意境”的佛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张春;原状·全景·意境[N];中国文物报;2013年
4 寇宗鄂;对美的追逐与跨越[N];文艺报;2012年
5 汪兆骞;于意境中,寻求一种和谐与永恒[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晓玲;20世纪中国散文意境论[D];兰州大学;2007年
2 白晓东;唐人意境说与唐代律诗[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梅;从发生现象学阐释中国古典意境[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帅文;意境说与英美抒情诗[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谢静杨;音乐表演中的意境生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4 郑炜;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一弛;“意境论”的建构与宋代山水画[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张小旭;元代山水画“意境”观对当代水墨画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7 曹玉宇;工笔画意境的表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张雪莲;初中律诗意境的诗法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冯颀军;中国传统建筑意境空间构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赵海燕;生命美学视界中文学意境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5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