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化生产场域与文学译介模式

发布时间:2017-08-11 04:19

  本文关键词:文化生产场域与文学译介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生产场域 大规模生产场域 文学译介模式 翻译社会学


【摘要】:本文运用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域理论,通过分析有限生产场域及大规模生产场域的特性及其运作模式,对当下文学翻译应该译什么、由谁译的大讨论从翻译社会学视角进行审视。研究指出,任何文学翻译都兼有不同程度的传播文化和促进交流的功能,但严肃或高雅文学的翻译本质上属于有限生产场域,担负更多的文化传播功能,参与者竞争的重点是象征资本,其文学市场意义不是最重要的,更关注文学本身的意义、文学史的意义。大众或通俗文学的翻译本质上属于大规模生产场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发挥更即时的作用,参与者竞争的重点是经济资本。这些特点决定了后者可依赖市场运作,而国家战略支持应向前者倾斜。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有限生产场域 大规模生产场域 文学译介模式 翻译社会学
【基金】: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沈从文小说英译的社会学研究”(15BYY036) 2016年度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QDSKL1507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学视角下译者的资本形式和能力结构研究”(15YJC740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中国文学译介模式的探究由来已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文学界多年的诺奖情结及其引发的或宏大或琐细的众多述说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却将翻译界推上了风口浪尖,这多少有点始料未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模式突然成为众多媒体的热门话题,一时间众声喧哗。似乎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予强;凌育q,

本文编号:654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54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