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07:28

  本文关键词: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尔库塞 新感性 爱欲存在 超越性诉求 美学


【摘要】: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重要的学者,他在哲学和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他的思想曾引起一番研究的热潮以致到今天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其学术著作较多,理论观点也丰富多样,新感性理论就是其众多理论的一种。本文从感性生存论内涵和感性认识论的内涵出发,以马尔库塞《论解放》第二章中关于“新感性”问题的论述为基础展开论述,深入探讨新感性理论具有的生存论内涵和认识论内涵的双重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他的新感性理论自身具有的价值和局限,从而对新感性理论本身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一个客观的评价。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马尔库塞之前的感性观及其他的新感性理论的缘起作一个概要式的叙述。这一章主要从认识论内涵和生存论内涵两个角度介绍了马尔库塞之前的感性观及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形成背景。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的内容,从生存论角度看马尔库塞认为新感性表现的是一种爱欲存在,同时从认识论角度看新感性具有审美超越诉求,并在此两者的角度上给新感性理论找出了产生新感性的两种途径——女性和艺术。第三章则介绍了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继承者和当代回响,并从已有的论述进一步来看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所具有的自身的价值和局限,以期对新感性理论作出公允的评价。马尔库塞从爱欲存在和审美超越性的特征来谈新感性,使得新感性理论具有美学学科建立之初的认识论维度和生存论维度,这是对美学发展的一个回应,当然也是对当前身体美学的超越性维度丧失的一个矫正。新感性理论立足于女性解放和艺术去造就新感性,对当前的女性解放的发展以及技术社会里艺术的救赎功用的减退带来一定的启示。但是很明显的是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只从感性个体的本能角度上去谈其感性生存论内涵,使其畅想的解放途径更多地呈现出是一种理论假想而失去实际的可操作性,因而新感性理论对解决他提出的困境不可能有实际的突破和发展,这也为我们后期对感性的发展有所警示。
【关键词】:马尔库塞 新感性 爱欲存在 超越性诉求 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5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4
  • 三、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14-15
  • 第一章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孕育15-27
  • 第一节 感性的思想谱系15-21
  • 一、“感性”一词的词源与意涵15-16
  • 二、马尔库塞之前的感性观16-20
  • 三、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观20-21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缘起21-27
  • 一、理论背景21-24
  • 二、现实问题24-27
  • 第二章 马尔库塞论新感性27-38
  • 第一节 根基:新感性的爱欲存在27-31
  • 一、爱欲——新感性生命本能的追求27-29
  • 二、新感性的感性此在29-31
  • 第二节 特性:新感性的审美超越性的诉求31-33
  • 一、超越性的表现——新感性的实践性31-32
  • 二、超越性的方式——想象32-33
  • 第三节 生成:女性与艺术33-38
  • 一、新感性的现实希望:女性33-36
  • 二、艺术造就新感性36-38
  • 第三章 新感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及其再思考38-46
  • 第一节 新感性理论的当代发展38-41
  • 一、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38-40
  • 二、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40-41
  • 第二节 对新感性理论的再思考41-46
  • 一、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价值41-44
  • 二、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不足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大众文化的革命功能——马尔库塞大众文化观中的另一主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饶美泉;;评马尔库塞的新革命主体思想[J];传承;2010年03期

3 马良;“艺术就是政治实践”——马尔库塞的艺术政治理论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4 江枫;小议马尔库塞的“异化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李晓林;论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杨晓莲;马尔库塞论艺术的革命功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张和平;试析马尔库塞的哲学“终结”论[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张和平;理性是“劳动”概念的灵魂——略论马尔库塞对“劳动”经验论的批评[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5期

9 张和平;“必然劳动”必须不断向“自由劳动”过渡——论马尔库塞的“自由劳动”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王良滨;马尔库塞的社会文化批判观[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丁国旗;;寻找“新感性”——马尔库塞“新感性”的诸种形式[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3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皖毅;;单向度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5 陶渝苏;;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变形——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及其意义[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世界哲学大会原主席、美国普渡大学哲学系教授 威廉·麦克布莱德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吴昕炜 张萌;马尔库塞与美国的马克思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田志伟;文化产业是关于灵魂的产业[N];辽宁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余在海;具体哲学与历史存在论—马尔库塞早期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李杨;寻求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D];复旦大学;2012年

5 郑春生;马尔库塞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武红;马尔库塞的自然解放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昕悦;马尔库塞的艺术拯救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龙玮;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4 唐铎;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及其当代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康雪玉;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异同及其对当代人的解放主题的昭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钟晓平;构建自由的新技术社会[D];广西大学;2015年

7 杨晨;马尔库塞关于技术思想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姚婷;马尔库塞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解读《单向度的人》[D];南昌大学;2015年

9 梁爱平;马尔库塞文化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苗青波;论马尔库塞科技极权主义批判的历史与逻辑[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0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60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