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尔改写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本《丰乳肥臀》中文化因素的改写研究
本文关键词:勒菲弗尔改写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本《丰乳肥臀》中文化因素的改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改写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丰乳肥臀》 文化因素
【摘要】:改写理论是由文化操控学派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首先提出的。勒菲弗尔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引入了“改写”(rewriting)这一概念,并提出了“翻译即改写”的主张。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泛指对原作进行的删减、增补、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加工和调整行为,以服务于某一特定社会,并突出强调意识形态(ideology)、诗学(poetics)和赞助人(patronage)等三要素。改写理论跳出了文本的桎梏,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方法,将翻译理论的重心上升到影响文学系统的宏观因素上来,为翻译研究方法提供了新视角。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反映人们的文化认知,也有着传达文化意义的功能。因此,在翻译中如果不谨慎处理,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因此,在处理翻译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作用。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无论我们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应既考虑原文的文化特色,又顾及译作的可读性。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2)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3)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4)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5)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由于绝大多数对《丰乳肥臀》英译本的研究都集中在对葛浩文本人的翻译经历以及他的生平的研究,鲜有人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进行详细地研究,所以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葛浩文《丰乳肥臀》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为标准,通过对比其原作与译本,分析了葛浩文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改写。此研究提出了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在勒菲弗尔改写论三要素的影响下,葛浩文为什么选择《丰乳肥臀》为其翻译对象?(2)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在其译作中是如何对文化因素进行改写的?作者首先从勒菲弗尔改写论三要素出发具体分析了译者在选材的过程中是如何受三要素影响的,进而随机从原作和译作中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莫言的《丰乳肥臀》为其翻译对象,是因为受他本人的意识形态,主流诗学以及出版社的影响。(2)在翻译的过程中,葛浩文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文化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改写。论文结合理论分析典型案例更加明晰化了改写理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力地借鉴。
【关键词】:改写理论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丰乳肥臀》 文化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8-10
- 摘要10-13
- List of Abbreviations13-14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14-2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4-15
- 1.2 Introduction to Mo Yan?s FengRu FeiTun and Its English Version15-17
- 1.2.1 Chinese Version of FengRu FeiTun15-16
- 1.2.2 English Version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16-17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7-18
- 1.4 Cultural Elements18-19
- 1.5 Thesis Structure19-21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21-27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Version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21-24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Version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 at Home21-22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Version of Big Breasts & Wide Hips Aboard22-24
- 2.2 Studies Concerning Rewriting Theory Abroad and at Home24-26
- 2.2.1 Study of Rewriting Theory Abroad24-25
- 2.2.2 Study of Rewriting Theory at Home25-26
- 2.3 A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Studies26-27
-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27-34
- 3.1 Andre Lefevere and His Rewriting Theory27
- 3.2 Three Constraining Elements in the Rewriting theory27-33
- 3.2.1 Poetics27-30
- 3.2.2 Patronage30-32
- 3.2.3 Ideology32-33
- 3.3 Summary33-34
- Chapter IV Research Design34-37
- 4.1 Research Questions34
- 4.2 Research Methods34
- 4.3 Model Adopted34-35
- 4.3.1 Introduction to the Zhang Zheng and Zhang Weiqing?s Model34
- 4.3.2 A Comparison between Zhang?s Model and the Present Thesis34-35
- 4.4 Data Collection35-36
- 4.5 Data Analysis36-37
- Chapter V Research Procedure37-59
- 5.1 Three Constraints to the Translator37-40
- 5.1.1 Ideology37-38
- 5.1.2 Translator?s Poetics38-39
- 5.1.3 Patronage?s Value39-40
- 5.2 Rewriting of the Cultural Elements40-57
- 5.2.1 Social Culture40-48
- 5.2.2 Linguistic Culture48-53
- 5.2.3 Ecological Culture53-55
- 5.2.4 Religious Culture55-57
- 5.3 Results and Discussions57-59
- Chapter VI Conclusion59-62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9-60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0-62
- References62-64
- Acknowledgements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凡;曾薇薇;;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思想述评[J];海外英语;2011年10期
2 陈敬艳;;勒菲弗尔及其操纵论[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6期
3 李玲霞;;浅谈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及他对The Lysistriata不同版本改写的诠释[J];科技信息;2014年07期
4 张文君;;解读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吴涛;;勒菲弗尔“重写”理论视域下的华兹生《史记》英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敏;;从勒菲弗尔“三要素”看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活动[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6期
7 赵亮;;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看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邓江雪;;勒菲弗尔译学思想探究[J];黑河学刊;2012年05期
9 祝嫣;;浅析勒菲弗尔的“翻译操纵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10 魏婷婷;;安德烈·勒菲弗尔译学思想述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璐;;勒菲弗尔的“改写”说行不通了吗?——《爱情故事》“文革”译本“禁忌”翻译探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向娜;环法赛基尔岑继续领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蔓;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翻译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孟兆霞;勒菲弗尔改写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本《丰乳肥臀》中文化因素的改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杰;根据安德烈·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对晚清文学翻译(1895—1918)的阐释[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许泓婷;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看《圣经》不同汉译本的翻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易欢欢;从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角度论权力关系对口译的操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静;从勒菲弗尔的翻译四层次理论分析《色·戒》英、德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武海燕;勒菲弗尔改写理论下的《世界之战》三个中译本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8 黄丽娟;安德烈·勒菲弗尔理论视角之《庄子》三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彭颖;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看《诗经·国风》英译[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李昕燕;基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的林语堂英译作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8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