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流》中译本为例论曹靖华翻译风格
发布时间:2017-08-17 08:33
本文关键词:以《铁流》中译本为例论曹靖华翻译风格
【摘要】:曹靖华(1897--1987)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文学家、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是鲁迅、瞿秋白的挚友,是五四以来介绍苏联革命文学的先驱者,是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创始人。1931年,在鲁迅先生的邀约下,曹靖华成功地翻译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革命文学作品《铁流》。《铁流》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影响,鼓舞激励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至此曹靖华成为了国内著名的俄苏文学翻译家。近年来,我国翻译事业发展的很快,对于翻译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大多数都在研究翻译家的个人生平及译作介绍,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仍属少见,对翻译家曹靖华的研究也是如此。本论文就曹靖华的《铁流》中译本进行细致地风格研究,通过对小说不同译本的比较分析来解读曹靖华的翻译风格,便于我们向老一辈翻译家学习,总结翻译经验,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的问题。全文由绪论、四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首先提出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其次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对翻译家曹靖华的研究和风格理论的研究;最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分三节介绍翻译家曹靖华,第一节详述曹靖华的生平简介及成就,第二节叙述曹靖华的良师益友——瞿秋白、鲁迅对他的帮助教导,第三节全面归纳曹靖华一生的译著。第二章分两节说明曹靖华翻译风格的形成过程,第一节介绍中国与西方有关风格的翻译理论,第二节以曹靖华翻译《铁流》的初译本和终译本进行风格比较,从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形象画面、语言风格三方面来分析曹靖华的翻译风格在终译本得到体现。第三章从词汇、句式、修辞三个方面实例对比分析《铁流》三个汉译本的风格,三个译本分别是曹靖华译、章a7译和周文译。第四章分两节,第一节详细描写曹靖华选择《铁流》的革命风格,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铁流》出版后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二节写曹靖华译著散文中理想高扬的时代风格。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铁流》 曹靖华 翻译风格 译本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摘要7-9
- 绪论9-15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9-13
-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翻译家曹靖华15-21
- 一、勤恳的译教人生15-16
- 二、难得的良师益友16-18
- 三、经典的译著硕果18-19
- 注释19-21
- 第二章 曹靖华翻译风格形成之路21-34
- 一、风格概说21-24
- (一)风格与风格特征21-22
- (二)风格可译论与不可译论之争22-23
- (三)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辩证统一23-24
- 二、曹译《铁流》初译本与终译本的风格比较24-32
- (一)含蓄中深沉的思想内容25-27
- (二)简洁中鲜明的形象画面27-29
- (三)内敛中激情的语言风格29-32
- 注释32-34
- 第三章 《铁流》汉译本风格分析34-53
- 一、词汇的选择34-42
- (一)节奏鲜明的叠词35-38
- (二)句意增生的语气词38-40
- (三)画龙点睛的动词40-42
- 二、句式的特点42-46
- (一)优美流畅的语序42-44
- (二)色彩浓郁的口语44-46
- 三、修辞的选择46-51
- (一)生动逼真的拟人化46-48
- (二)凄清动人的画面感48-51
- 注释51-53
- 第四章 曹靖华选择译作的原则及其风格体现53-58
- 一、革命原则53-55
- 二、时代风格55-57
- 注释57-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莽;;写在曹靖华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J];新文学史料;2008年01期
2 海客甲;;父亲与曹靖华先生若干事[J];出版史料;2009年03期
3 ;“曹靖华文学翻泽奖”·第二届“全球俄汉翻译大赛”预告[J];上海翻译;2010年01期
4 岳凤麟;;洁比水仙幽比菊 梅香暗动骨弥坚——记老翻译家曹靖华教授[J];中国翻译;1984年03期
5 傅军 ,张德美;栽“铁花”的人——访曹靖华[J];w芸,
本文编号:688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8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