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翻译美学视角下《骆驼祥子》的口语化景物描写

发布时间:2017-08-21 08:07

  本文关键词:翻译美学视角下《骆驼祥子》的口语化景物描写


  更多相关文章: 口语 老舍 《骆驼祥子》 翻译美学 景物描写


【摘要】:相比较书面语,口语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口语作为发展语言的始发地,但是未能得到人们充分的关注,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在研究和重视方面呈现出一种比较落后的态势,在研究口语方面犹投入更多的重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翻译美学的成长和壮大主要依靠的是科学与艺术有机的联系,而在它的语言审美上,主要由形式以及非形式2种系统组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最先在他所编著的小说中让口语得以被应用。本文围绕着作家老舍的成名作品《骆驼祥子》里的景物描写,通过展开翻译美学和景物描写的有机联系,使其中景物的壮观以及美丽展现于众,同时使汉语口语的魅力和"美"得到分析,而且不但要结合再现的形式来翻译,也必须能够表达出笔者所要真实给予给读者的"情"。
【作者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公外部;
【关键词】口语 老舍 《骆驼祥子》 翻译美学 景物描写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先生从小生长在胡同里穷苦人家,从小就是泥饽饽伴随着他成长。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老舍先生有着比较让人看怜悯的出身以及缺乏童性的儿童时代。但是正是由于他让人痛惜的成长经历使他拥有了常人不具备的文学修养与素质。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绝大多数小说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豪;在老舍家谈《骆驼祥子》[J];北京党史;2000年03期

2 刘祥安;《骆驼祥子》故事时代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3期

3 钟文农;《骆驼祥子》从小说到京剧[J];中国戏剧;2002年05期

4 段凌燕;从悲剧的角度透视《骆驼祥子》[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林翠萍;绝望与堕落之歌 对《骆驼祥子》与《米》的叙事学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郑庆君;《骆驼祥子》中的名词照应[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郑庆君;;《骆驼祥子》话语结构的中英文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廖玉萍;;论《骆驼祥子》语言的地方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4年21期

9 唐克龙;《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广英,何英;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谈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北京味儿”[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祥安;;《骆驼祥子》故事时代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王桂妹;;超越“启蒙伦理”与“乡间伦理”的对峙性叙事——兼谈《骆驼祥子》的伦理呈现方式[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会军;;《骆驼祥子》的四个英译本比较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张丽军;;“以善抗恶”、“以恶抗恶”到“以善寻善”:百年农民与城市关系的审美嬗变——以老舍《骆驼祥子》、苏童《米》和贾平凹《高兴》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丽红;《骆驼祥子》远征东瀛[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骆驼祥子》暑热不歇脚[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红艳;郭文景:二十年等来《骆驼祥子》[N];北京日报;2014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纪宴;从《骆驼祥子》看歌剧本土化[N];光明日报;2014年

5 ;《骆驼祥子》全力以赴弄“精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舒乙;骆驼祥子有了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许波;让话剧《骆驼祥子》回归原著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田梅 赵文胜;《骆驼祥子》再现艺术魅力[N];新华日报;2000年

9 白漠男;晁谷:放飞梦想的鸽子[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熙涵;今天,谁在读老舍作品[N];文汇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真真;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著作的多角度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丹;《骆驼祥子》名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高丽红;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吴思远;《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析[D];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

5 梁雪;《骆驼祥子》法译本中的文化补偿现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代迎春;《骆驼祥子》中水平方位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解读[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陶楠;《骆驼祥子》处置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熊鹰飞;从顺应论视角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立元;从《骆驼祥子》到《都市风景线》[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彭少华;论《骆驼祥子》的版本变迁与老舍的文化尴尬[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1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11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