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旅游体验视角下厦门旅游演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23:02

  本文关键词:旅游体验视角下厦门旅游演艺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演艺 旅游体验 产业开发 厦门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提高,旅游演艺逐渐成为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不可缺少的旅游产品之一。旅游演艺作为旅游和文化相融合的产物,除了吸引游客光临旅游目的地外,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对外文化传播、树立城市文化自信的活力元素。但随着项目的逐渐增多,各种良莠不齐的旅游演艺不绝于市场,加上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个性化需求,追求独特且深刻的旅游体验,旅游演艺项目需要通过从内而外、自上而下的转型变革,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从旅游体验的视角对旅游演艺项目和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对策。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旅游演艺和旅游体验的概念、特点,深入分析旅游演艺类型和旅游体验的横向、纵向层次等理论基础,并结合厦门市旅游演艺项目发展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游客、旅游演艺企业管理人员、旅行社人员以及政府管理人员等进行调研和了解,探讨旅游体验价值,发现厦门市旅游演艺营销手段单一、缺乏游客互动、后期跟踪反馈不足和目标市场关注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厦门市旅游演艺项目中旅游体验的调研,对厦门市旅游演艺竞争力进行分析,确定厦门市旅游演艺产业定位,并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提出优化营销手段,做好旅游演艺前期体验、准确定位市场,丰富旅游演艺体验过程、加强跟踪反馈,重视旅游演艺长尾体验等三项提升旅游演艺项目对策以及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立足本土,打造品牌、建立机制,培养人才、发挥优势,深化合作等四项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旅游演艺 旅游体验 产业开发 厦门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124;F5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法14
  • 1.3.1 文献研究法14
  • 1.3.2 问卷调查法14
  • 1.3.3 访谈法14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4-17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框架15-17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17-30
  • 2.1 旅游演艺的相关研究17-22
  • 2.1.1 旅游演艺的概念界定17-19
  • 2.1.1.1 演艺17
  • 2.1.1.2 旅游演艺17-19
  • 2.1.2 旅游演艺的类型19-21
  • 2.1.2.1 按演艺场所是否固定分类19
  • 2.1.2.2 按演出场所类型分类19-20
  • 2.1.2.3 按表演主体分类20-21
  • 2.1.3 旅游演艺的特点21-22
  • 2.1.3.1 地域性21
  • 2.1.3.2 娱乐性21-22
  • 2.1.3.3 独特性22
  • 2.2 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22-30
  • 2.2.1 旅游体验的概念界定22-25
  • 2.2.1.1 体验22
  • 2.2.1.2 旅游体验22-25
  • 2.2.2 旅游体验的特点25
  • 2.2.2.1 主观性25
  • 2.2.2.2 参与性25
  • 2.2.2.3 变化性25
  • 2.2.3 旅游体验的层次分析25-30
  • 2.2.3.1 旅游体验的横向层次26-28
  • 2.2.3.2 旅游体验的纵向层次28-30
  • 第3章 厦门市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及类型30-36
  • 3.1 厦门市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30-31
  • 3.1.1 萌芽尝试阶段(2009年以前)30
  • 3.1.2 拓展起步阶段(2009年-2013年)30
  • 3.1.3 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30-31
  • 3.2 厦门市旅游演艺的类型31-36
  • 3.2.1 纯粹型旅游演艺项目31-32
  • 3.2.1.1 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已停演)31-32
  • 3.2.1.2 闽南神韵32
  • 3.2.2 主题公园附带型旅游演艺项目32-34
  • 3.2.2.1 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33
  • 3.2.2.2 神游华夏演艺《闽南传奇》秀33-34
  • 3.2.2.3 厦门方特梦幻王国34
  • 3.2.3 剧场内部分旅游演艺项目34-36
  • 3.2.3.1 闽南大戏院34-35
  • 3.2.3.2 嘉庚剧院35-36
  • 第4章 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36-39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内容36-37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36
  • 4.1.2 调查问卷的内容36-37
  • 4.2 访谈设计37-39
  • 4.2.1 访谈提纲设计37-38
  • 4.2.2 访谈对象38-39
  • 第5章 问卷统计及访谈内容分析39-58
  • 5.1 厦门旅游演艺项目游客调查问卷统计分析39-50
  • 5.1.1 厦门旅游演艺项目游客个人背景信息分析39-42
  • 5.1.2 厦门旅游演艺项目游客消费行为分析42-47
  • 5.1.3 厦门旅游演艺项目游客消费动机47-48
  • 5.1.4 旅游演艺产品体验预期与体验过程实际感知度分析48-50
  • 5.2 厦门旅游演艺项目访谈分析50-55
  • 5.2.1 旅游演艺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总结50-52
  • 5.2.2 旅行社人员的访谈总结52-53
  • 5.2.3 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总结53-55
  • 5.3 厦门市旅游演艺发展存在的问题55-58
  • 5.3.1 营销手段单一55-56
  • 5.3.2 游客互动较少56
  • 5.3.3 后期跟踪反馈不足56-57
  • 5.3.4 目标市场关注度不高57-58
  • 第6章 厦门市旅游演艺竞争力分析58-62
  • 6.1 厦门市旅游演艺竞争优势58-59
  • 6.1.1 文化艺术资源丰富58
  • 6.1.2 演艺专业人才聚集58
  • 6.1.3 旅游客源庞大且稳定58-59
  • 6.1.4 区位优势明显59
  • 6.2 厦门旅游演艺竞争劣势59-60
  • 6.2.1 整合难度大59
  • 6.2.2 缺乏领军型人才59
  • 6.2.3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足59-60
  • 6.3 厦门旅游演艺发展机遇60
  • 6.3.1 政府扶持和政策保障60
  • 6.3.2 物质保障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60
  • 6.3.3 演出市场逐渐兴盛60
  • 6.4 厦门旅游演艺发展威胁60-62
  • 6.4.1 旅游产品众多造成游客分流60-61
  • 6.4.2 周边相似产品同质化严重61
  • 6.4.3 项目投资风险较高61-62
  • 第7章 厦门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62-66
  • 7.1 厦门市旅游演艺产业准确定位62
  • 7.2 厦门市旅游演艺项目发展对策62-63
  • 7.2.1 优化营销手段,,做好旅游演艺前期体验62
  • 7.2.2 准确定位市场,丰富旅游演艺体验过程62-63
  • 7.2.3 加强跟踪反馈,重视旅游演艺长尾体验63
  • 7.3 厦门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战略63-66
  • 7.3.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63-64
  • 7.3.2 立足本土,打造品牌64
  • 7.3.3 建立机制,培养人才64-65
  • 7.3.4 发挥优势,深化合作65-66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6-69
  • 8.1 研究结论66-67
  • 8.2 研究进展和不足67
  • 8.3 研究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1
  • 致谢71-72
  • 附录72-7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杨;周志斌;朱莎;;近5年中国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沈祖祥;旅游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构想[J];社会科学;1990年07期

3 王敏;;加强宣传推广 提升发展质量 促进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访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迪辉[J];文化月刊;2009年09期

4 曹诗图;;试论我国旅游科学研究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5 孙莹玮;;浅谈旅游档案的管理[J];旅游纵览;2007年09期

6 马丁;瑞士的旅游特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200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将在北京召开[J];丝绸之路;2009年07期

8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7年02期

9 李洪波;;试析休闲理念下的乡村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覃代伦 ,张桂枝;旅游小说的美学构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邵际树;养生功能主导型旅游度假区调适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5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15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