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话语范式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7-08-26 01:09

  本文关键词: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话语范式的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诗学 文艺意识形态批评 话语范式 转型


【摘要】: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从新中国建立到80年代初的政治批评,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用极"左"政治规约文学。二是8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提出文艺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论将文艺从极"左"政治的历史语域中解放出来,但其精英化的审美意识、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与本质主义的思维范式,阻断了理论的辩证化、历史化发展。三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化政治诗学理论。文化政治诗学贴合当代文化与文艺现场,重思文艺的文化、政治与诗学内涵,将文化、政治与诗学话语融贯耦合起来,形成多声部、复调性的文艺理论话语结构,成为继审美意识形态论之后最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效度的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范式。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诗学 文艺意识形态批评 话语范式 转型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7批面上项目“理论反思与批评实践:文艺意识形态批评的文化政治维度”(2015M57057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GD14CZW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2
【正文快照】: 自1949年至今,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政治批评范式,理论特征是强调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轻视、淡化文艺的审美与艺术标准,文艺丧失了独立性,成为政治的单纯传声筒。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前后的审美意识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2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3 高文强;;从生成语境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理限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李永新;;对近年来“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5 吴子林;;批评何为?学术何为?——兼论“审美意识形态论”[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6 陈士部;;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个问题[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马建辉;;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冯宪光教授商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杨红旗;;理论何为?——从“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说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元骧;;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反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辉;;中国传统与实际效果:理解文学意识形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两个视角[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清凉;多声部“合唱”中的迫问与还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蒙丽静;审美意识形态论:蕴涵张力与平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2 凯星;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8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38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