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红字》的三个中文译文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1:29
本文关键词:语言学视角下《红字》的三个中文译文对比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优秀的译文作品首先应当还原作品原意,忠实传达原作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要考虑翻译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令读者读来感到自然流畅、朗朗上口,这就对翻译者的自身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译作虽可很大程度上反映原作意思,但却忽视了不同语言间的差异,读者读起来觉得晦涩难懂,这就与原作及译作想要取得的效果背道而驰了。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哈桑的作品《红字》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对其三个中文译本作详细的对比分析,可看出优秀的译作不但有效还原作品原意,更能尊重中文读者的阅读和语言习惯。从对比分析可看出作为一名翻译者,应对所翻译的语言特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使译作更加生动,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作者单位】: 湖北商贸学院;
【关键词】: 《红字》 译本 中英文 语言学
【正文快照】: 一、作品简介《红字》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完成于1850年,由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哈桑执笔,讲述了一个17世纪关于发生于清教徒殖民地的故事。女主角名为海斯特,她的丈夫齐灵沃斯失踪已久,独自生活的海斯特在丈夫离开身边时与人有染,这件事情被大众知晓后,海瑟特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贾雪;语言学视角下的套话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王思懿;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孔雪娇;批评语言学视角的美国种族问题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晓旭;语言学视角下的店铺命名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曾文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影视庭审语篇的及物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高欢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论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栗懿;语言学视角下的反讽与讽刺[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9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6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