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个案调查与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个案调查与实践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全方位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审美情趣、传播民族艺术文化起到了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为祖国培养、输送高素质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有必要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到全方位的艺术教育,开设深受学生欢迎并适合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审美品位、陶冶情操,而且使学生通过感受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丰富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主,当前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在高职教育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训及师资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唯独在艺术教育方面仅有相关要求。本文用文献资料法掌握到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在艺术课程设置和学生艺术活动的基本情况;以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对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与走访,用个案调查法对个体特征明显的学生群体进行描述,助于研究结论更加准确。本文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研究对象,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从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四个方面论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调查与走访,了解到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师资现状、学生艺术素养情况、学生对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态度、艺术选修课现状调查、艺术选修课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艺术类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艺术团、社团设置情况。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目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着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缺少活力、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不利的因素,提出了创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艺术课程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深化艺术教育活态化课程等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的共同的发展,促进河北省高职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0-4;G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分析10-11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1
- 三、研究方法11-13
- (一) 文献资料法11-12
- (二) 调查问卷法12
- (三) 访谈法12
- (四) 个案调查法12-13
- 第一章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概述13-19
- 第一节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现状13-15
- 一、艺术类课程教学现状13-14
- 二、艺术教育活动的构成14
- 三、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14-15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的意义15-19
- 一、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5-16
- 二、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16
-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16-17
- 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17-19
- 第二章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19-29
- 第一节 河北化院学生艺术素养情况调查分析19-22
-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19-20
- 二、学生艺术素养基本情况20-22
- 第二节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选修课现状调查22-27
- 一、艺术类选修课开展情况22-23
- 二、艺术教育师资现状调查分析23-26
- 三、艺术类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分析26-27
-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建设途径的实践分析29-36
- 第一节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概况29
- 第二节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实践模式29-31
- 一、艺术类课程设置情况29-30
- 二、艺术教育品牌活动30
- 三、艺术团、社团建设情况30-31
- 第三节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31-35
- 一、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教学内容随意32-33
- 二、教学设施稀缺,师资力量薄弱33-34
- 三、教学方法缺少活力,教学效率不高34-35
-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建设途径的对策和建议36-42
- 第一节 转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36
- 第二节 创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艺术课程体系36-39
- 一、开设多样化的艺术素养选修课37-38
- 二、开设针对性艺术技能实训课38
- 三、开设特色性艺术活动实践课38
- 四、开设创新型线上艺术类课程38-39
- 第三节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知识储备39-40
- 第四节 拓宽艺术教育环境空间,改善艺术教育教学设施40-42
- 一、深化艺术教育的活态化课程40
- 二、加大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40-41
- 三、改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9
- 后记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莉;试论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趋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刘选清;论普通高校推广艺术教育的途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毛伟;艺术教育系学术讲座活动受欢迎[J];戏曲艺术;2000年04期
4 陆平;设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李三强,李维锦;民族艺术教育在云南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6 宋钢 ;艺术教育前瞻[J];美苑;2000年06期
7 李育强;重视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思考[J];泉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王子铭;;简说审美—艺术教育[J];设计艺术;2000年02期
9 ;创意教育是每个学生的权利——香港艺术发展局关于艺术教育的建议[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09期
10 范丹鹏;历史、现状及思考──谈我省戏曲艺术教育[J];东方艺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卢兼兼;;民族化、国际化与艺术教育的改革走向——读金光《艺术与文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李俊;;管窥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周婕;刘五华;;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万海;;浅谈学院的艺术教育[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6 林戈尔;;浅谈艺术教育基本规律[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7 彭吉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二辑)[C];2012年
8 刘佳;刘斯荣;;基于环境艺术教育下的情感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10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艺术教育不应只重技术忽视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陈玉兰邋舒志义;香港艺术教育:春风十年 硕果满园[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魏剑生邋李宝成 詹传机;激活乡村艺术教育[N];福建日报;2007年
4 郭扶庚;教育部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正名[N];光明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李二红 官鹏;浠水县加强艺术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N];黄冈日报;2007年
6 王敏 王丹;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N];铁岭日报;2007年
7 贾咏梅;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N];文艺报;2007年
8 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樊光矢;职校教师如何看待艺术教育[N];安康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戈 实习记者 丁小倩;艺术教育应是必修的素质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李济州;以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可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贺晓舟;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蓝星;个体艺术智能的发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达米楼;创造性因素的研究对艺术教育的启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志军;艺术教育与人的美学生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肖乐;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清媛;中国博物馆艺术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吴树玉;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8 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殷瑛;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敏丽;在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77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77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