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蛮想象”到“南方想象”: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异国情调及其与世界的联系
本文关键词:从“南蛮想象”到“南方想象”: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异国情调及其与世界的联系
【摘要】:日本明治以降的文学中出现了对南方的异国情调想象。18世纪欧洲文学中的南方异国想象通过翻译进入明治时代的日本现代诗歌,并激发了日本以九州长崎开港历史为想象对象的南蛮文学。同时,日本现代诗歌中对南方的想象又在日本殖民地的历史语境中发生转变。日本文学中的南方异国想象并不是日本对欧洲文学传统进行复制的结果,而是在日本近代的历史语境中衍生发展的产物,是近代日本作家接触外来文化的一种反应,而殖民主义是文学想象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单位】: 柏林自由大学;
【关键词】: 南方想象 异国情调 南蛮文学 文化殖民
【分类号】:I313.06
【正文快照】: 一、作为概念装置的“南方异国情调”自从《东方主义》出版以来,“异国情调”日趋成为后殖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一个关键词。甚至在一些研究中,“异国情调”往往成为“东方主义”的同义词,指向那些对非欧洲地区文化所做的描写。在“异国情调”的描写里,那些僵化的非欧洲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昭新;论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管龙娟;;郁达夫感伤小说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4 贾瑞华;黄梅;;带刺的蔷薇——解读安妮宝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李新东;;郁达夫与玄镇健的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常丽洁;;早期新文学作家创作旧体诗的时代与文化根源[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7 罗舟;詹志和;;郁达夫早期小说中日本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及其根源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涌泉;偏至:现代文学的价值走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涌泉;;文学思潮刍议——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孟松;;论郁达夫“性的苦闷”与《沉沦》的创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寿桐;;创造社文学的情绪写实主义特征——兼论郭沫若创作的写实倾向[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游克绪;;两位藏书家 一段感人情——记郁达夫与廖元善[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邬国义;;关于戈鲲化生年月日的问题[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4 李涌泉;;偏枯:五四小说家的审美方向[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松建;;“抒情”诠释学——论中国现代抒情诗学的三个结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5 韩贞显;“新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炳中;论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个性说[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9 蒋磊;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贤玉;王敏;;论英汉翻译中异国情调的保存[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育伦;从“削鼻剜眼”到“异国情调”[J];外语学刊;1982年02期
3 益文杰;;英国文学中的东方乌托邦——中国形象的演变[J];作家;2014年12期
4 ;西方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5 杨慧;;一次穿越“异国情调”的文学旅程——略论靳以1930年代初的白俄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5期
6 艾秀梅;异国情调缘何屡试不爽[J];电影艺术;2002年04期
7 刘佳;歌剧《图兰多》的“异国情调因素”及其艺术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3期
8 杜平;建构“他者”形象的话语——文学的异国情调[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9 段冬生;胡敏;周颖;;保留异国情调须以无碍于理解为前提——也谈异化与归化[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4期
10 杨晓荣;;小说翻译中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待续)[J];外语研究;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贤玉;;浅谈英汉翻译中异国情调的保存[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丹青;冷冰川的白日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李健;品牌民族性具有世界性[N];中国信息报;2000年
3 ;酒吧文化:深圳新夜景[N];深圳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平;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s,
本文编号:1027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2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