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冷山》解析
本文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冷山》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查尔斯·弗雷泽 《冷山》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战争
【摘要】: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所创作的小说《冷山》中描写了一位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受伤的士兵英曼渴望回到家乡,她的妻子艾达在林立的群山脚下坚强地生活,等待他归来的故事。本文将从人与战争、女性与自然、男性与自然以及姐妹情谊四个视角对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做出分析。
【作者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外语学院;
【关键词】: 查尔斯·弗雷泽 《冷山》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战争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冷山》中的人与战争战争无情地摧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一时秀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触目即是伤痛和死亡。原本湛蓝的天空、广袤的土地、壮丽的山河都被战争破坏,渲染上悲痛和哀伤的色彩。战争也同时揭示了人性中最残酷、最丑陋的一面。士兵英曼在归家的长路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燕;杜志卿;;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2 胡杏;;人性·爱情·战争——以安东尼·明格拉的影片《英国病人》和《冷山》为例[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3 孙丽君;;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出路[J];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4 何琼;;《呼啸山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5 杨道云;;《冷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J];作家;2009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辉;;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陈香玉;;论阿特伍德对哥特式小说的颠覆与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梁明蓉;;生态女权主义文学研究的文献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4 刘意青;李洪辉;;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5 周正平;;解析呼啸山庄中的意象世界[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5期
6 韩超峰;;解读《冷山》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意识[J];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7 张罗;;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以《啊,拓荒者》为例[J];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01期
8 顾颖;;解读爱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和解主题[J];长城;2013年10期
9 张燕;;沃克生态思想研究的新资料——评《世界变了:艾丽斯·沃克访谈录》[J];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10 李景环;赵彦敏;;试论《紫颜色》中的精神生态观[J];长城;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红;生命的探索——欧茨悲剧艺术展现生存危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海静;《我亲人的殿堂》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琨;小说《紫色》的解构式解读[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荣荣;查尔斯·弗雷泽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冷山》中的体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廖全宇;全景式的梦想[D];南京大学;2012年
7 郭朝;《太阳照常升起》中勃莱特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蕊;论伊恩·麦克尤恩《日光》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袁泉;重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宜;亲近自然,呼唤和谐共存[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薇,程锡麟;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王晓英;;颠覆的艺术——《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构与叙述声音[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3 王成宇;;紫色与妇女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4 肖巍;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5 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6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燕,杜志卿;一种反抗父权和寻找自我的声音——论《紫颜色》中“歌唱”意象的主题意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陈茂林;;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9 封金珂;;《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木千容;;战火中的绝唱——浅析影片《英国病人》[J];世界文化;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括;;美国莫里森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2 刘俊;;玫瑰的悲剧——以女性主义视角再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J];文学教育(中);2010年02期
3 查新舟;;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克拉拉[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4 郜珂;;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镜子意象[J];文学教育(中);2011年02期
5 胡慧娟;;Angel or Monster——A Feminist Approach to John Keats’ "Lamia"[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吴媛媛;;后殖民中的女性视角——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7期
7 彭俊广;;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陈璐;;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叶玲;;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紫颜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李雪华;;“我”不再沉默——解读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述视角[J];语文学刊;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薇;;“她者”的困境与拯救——《到灯塔去》中边缘女性莉丽·布里斯科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姗;;从《百舌鸟之死》解读哈帕·李对南方“淑女形象”的重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云彩;王亚非;;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小梅;女性主义重读乔治·奥威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麟;基于当代(后现代)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再论黑人母亲身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燕;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玉红;《紫色》: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巍巍;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08年
4 吴静;“老纽约”中的“新女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湘齐;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第二层皮》[D];厦门大学;2007年
6 田丰;扭曲的人性,悲惨的歌声[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玲;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悲惨命运[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彭旭;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宫本百合子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9 袁峗;论小说《伊芙琳娜》中的女性主体地位[D];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
10 崔玉娥;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7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2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