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的困境——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
本文关键词:新女性的困境——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
更多相关文章: 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新女性 困境
【摘要】: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詹姆斯以表妹明妮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新女性伊莎贝尔的形象。他分析了新女性的困境,委婉地批判了她们思想中的幻想与书生气,认为她们那些脱离实际的独立与自由观念不仅不会带来自由和幸福,反而会让她们轻易落入一些有野心的男性权威者的陷阱。虽然詹姆斯笔下的新女性命运坎坷,但他并不是捍卫男性权威的代表。他同情女性的遭遇,关心女性的成长,笔下的新女性命运引人深思。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
【关键词】: 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新女性 困境
【基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基金(A类)项目“亨利·詹姆斯小说女性形象系统研究”(项目编号:Y15101NYOO)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引言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英国和美国,“女性问题”都成为了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社会就一直在讨论有关婚姻法、财产权、高等教育、工作机会以及女性的移民等等话题。而在美国,迅速发生的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传统家庭和两性关系带来了激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红;人的困境与人性的悲哀——论英美文学自然主义的共同主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刘英瑾;安秋萍;;金钱捕获下未泯的天真——简析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崔扬;;当欲望走到尽头——《嘉莉妹妹》与市场意识形态的诞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杜丽霞;狄金森的死亡情结与美学理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德文;;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文学特色及对美国黑人文学的贡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宫玉波;郝运慧;;尼采哲学视角下的亚哈船长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韦华;;创造生活的幻觉——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8 刘宏;;19世纪美国文学基督和上帝形象的变异与超验主义[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9 胡晓;;中国大众媒体中的后现代主义——以胡戈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例(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李明娜;王威;;壮丽的悲剧与黯淡的“升华”——从《贵妇画像》和《喜福会》中的婚姻谈起[J];长城;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彭朦朦;;《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二元对立的消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新宇;山姆·谢泼德戏剧创作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10年
3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曲鑫;加州底层者之梦[D];吉林大学;2011年
5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8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礼艳;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德莱塞小说主题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亚男;德拉库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沛沛;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严青;论福克纳种族立场的模糊性[D];南京大学;2011年
6 刘沙沙;论《红字》中的伦理两难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雷蕾;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俄国流亡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丽冉;卡森·麦卡勒斯创作中“酒”的艺术建构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慧君;罗伯特·弗罗斯特: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上兵;论贝娄小说中的大学教师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妮妮;;价值冲突与自由坚守——评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道德观建构[J];作家;2010年22期
2 罗弦;孙利艳;;欧美文化冲突过程中的心理演变——由詹姆斯与他的《一位女士的画像》谈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傅淑琴,赖骞宇;论亨利·詹姆斯创作中的欧美文化差异[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新书速递[J];译林;2009年06期
5 吴彩亚;亨利·詹姆斯创作的文化心理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李新;;62年后的坠机噩梦[J];西江月;2008年16期
7 吴彩亚;清新而执著的雏菊──论《黛西·米勒》中的黛西形象[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张道余;;百万富狗[J];故事世界;2005年21期
9 詹姆斯·赖特;王永;;詹姆斯·赖特诗选[J];诗潮;2007年02期
10 张z,
本文编号:1033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03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