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根》中黑人文化身份的流变

发布时间:2017-11-01 18:11

  本文关键词:《根》中黑人文化身份的流变


  更多相关文章: 霍米·巴巴 文化身份 混杂 第三空间 《根》


【摘要】:文化冲突以及主流社会种族歧视的危害,使身处两种文化之中的非裔美国人逐渐被边缘化为主流社会的他者。他们对自己的处境迷惑不解,迫切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身份来适应这特殊的环境。因此,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建构并重新定位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身份是所有非裔美国人一直探索的重要命题。 对非裔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来说,身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以流动性和混杂性为特征。《根》这部小说就展示了他在身份建构中所做的创新探索,为当代美国黑人找回民族身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让所有非裔美国人找到了定位自身文化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作者基于后殖民主义作家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混杂与第三空间理论,结合文本细节,以黑人文化和白人主流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交融与和谐为切入点,对小说中所反映的文化元素的迷失、疏离、变形、交融进行分析,意在探讨《根》中所折射的亚利克斯·哈利的文化观。笔者认为这个文化观就是对文化第三空间的倡导和追寻,这一文化观所支持的文化既不属于黑人文化,也不属于美国文化,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是两种文化相互渗透协商的结果,这就为所有非裔美国人提供了重新定位自身文化身份的方法。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正文,,首先,第一章介绍了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的涵义。在第二章,论文作者结合文本,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康达在非洲的愉快生活,和形成自身文化身份观的过程。第三章探讨了康达在美国奴隶制下自身文化身份的迷失,康达所代表的非洲传统文化被白人主流文化压制并同化,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在第四章,作者结合文本,论述了康达的后代们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疏离、回归与传承,揭示了弱势文化主体传承自身文化的重要性。第五章论证了康达家族的第七代哈利通过文化的混杂与协商,由两种文化的差异冲突到文化融合再到和谐状态从而完成第三空间的建构,使美国黑人族裔可以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身份,在美国实现自身的梦想。
【关键词】:霍米·巴巴 文化身份 混杂 第三空间 《根》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6
  • 一、 亚历克斯·哈利简介11-12
  • 二、 《根》简介12-13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创新点13-16
  • 第一章 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16-21
  • 第一节 霍米·巴巴其人16-17
  • 第二节 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认同观17-21
  • 一、 文化身份观17-18
  • 二、 混杂性18-19
  • 三、 第三空间19-21
  • 第二章 生根于非洲故土:康达文化身份观的形成21-27
  • 第一节 浪漫的田园生活21-24
  • 一、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21-22
  • 二、 人与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22-23
  • 三、 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归属关系23-24
  • 第二节 康达文化身份观的形成24-27
  • 一、 自由的主体观24-25
  • 二、 自强的独立精神25
  • 三、 群体责任至上的道德观和价值观25-27
  • 第三章 失根于美国奴隶社会:殖民霸权下康达文化身份观的迷失27-37
  • 第一节 种族主义观念下黑人种族身份的缺失27-29
  • 一、 人权的丧失27-28
  • 二、 文化殖民致使黑人群体失根28-29
  • 第二节 殖民霸权下主体文化身份的困惑29-37
  • 一、 康达的主体身份由自由人变为黑奴29-32
  • 1. 康达被主人重新命名30
  • 2. 被迫放弃母语30-31
  • 3. 残酷的暴力镇压31-32
  • 二、 康达文化身份的困惑32-37
  • 1. 对非洲传统文化的坚守33-34
  • 2. 对白人主流文化的屈从34-37
  • 第四章 寻根于非洲传统与美国文化之间:金特家族几代人混杂性文化选择37-45
  • 第一节 乔治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疏离和回归37-41
  • 一、 对白人主流文化的妥协37-39
  • 二、 自由幻想破灭后的种族文化回归39-41
  • 第二节 汤姆对黑人文化身份的淡漠和传承41-43
  • 一、 对黑奴解放运动的淡漠41-42
  • 二、 沿袭祖训 讲述家族血泪历史42-43
  • 第三节 辛西娅对非洲传统文化之根的终身坚守43-45
  • 第五章 扎根于第三空间:哈利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45-53
  • 第一节 非洲故土:黑人文化身份之根45-47
  • 一、 考察历史 挖掘民族文化之根45-46
  • 二、 回归故乡 寻觅祖先的足迹46-47
  • 第二节 美国家园:实现梦想的第二故乡47-49
  • 第三节 美国黑人:黑人文化身份在第三空间的重新定位49-53
  • 一、 第三空间下黑人文化身份的混杂与协商49-51
  • 二、 美国黑人族裔的形成和文化身份定位51-53
  • 结语53-54
  • 注释54-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2-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辉;董晓烨;;艰难的寻根路——《根》与《宠儿》之比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少况;“语言不能流汗”:托妮·莫里森访谈录[J];外国文学;1994年01期

3 王守仁;吴新云;;国家·社区·房子——莫里森小说《家》对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想象[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4 高明玉;;抗争、蛰居、飞翔——美国非裔文学中身份政治的追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卢迪;;在单纯和执着中升华——评《根》的主题和作者的“寻根意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宁;霍米·巴巴和他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南方文坛;2002年06期

7 赵娟;;《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J];芒种;2013年04期

8 胡丽霞;;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美国黑人文学的嬗变[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9 贾国锋;杜海燕;;试析教育公平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黑人教师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10期

10 彭桂丽;;评《根》中人物康达·金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1127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127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