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给樱桃以性别》中的时空叙事话语与主题叙事
本文关键词:论《给樱桃以性别》中的时空叙事话语与主题叙事
更多相关文章: 珍妮特·温森特 《给樱桃以性别》 悖论式时空叙事话语 历史编纂叙事 身份认同叙事
【摘要】:当代英国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小说《给樱桃以性别》参照物理学时空观的内部矛盾建立时空叙事话语,为小说中的历史编纂叙事和身份认同叙事这两大主题叙事提供叙事原则。在悖论式时空叙事话语原则下,历史编纂叙事承认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编纂叙事的主观性和多元性,遵循时间的不可逆性、历史空间的开放性以及空间的确定性原则。身份认同叙事既表现为人物在精神和信念方面的角色身份认同和性别身份认同,也强调这种身份认同在时空中的变化。主题叙事遵循时间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以及空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共存原则。时空叙事话语与主题叙事之间的关系表明:在温特森的小说世界里,虽然矛盾和悖论永远存在,但它们可以在艺术中实现调和,艺术在此的永恒性折射出这部后现代小说对现代性中的永恒性的追求。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温特森小说的空间诗学研究”(编号12XWQ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当代英国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1959—)的小说《给樱桃以性别》(Sexing the Cherry,1989)融合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广受赞誉。小说中的时空观念以及时空在人类社会文化、哲学、文学、艺术、自然诸方面的作用与意义的探索成为国外评论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成蓉;;叙事话语——女性文本生长的空间[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2 陶陶;;写作的宏大叙事话语解构与新质话语萌生[J];文学教育(下);2007年06期
3 李迪江;;论《猎人峰》的中性叙事[J];小说评论;2011年01期
4 朱育颖;;暮色中的诉说——林白小说的叙事话语[J];写作;1998年10期
5 吴培显;;传统叙事话语的生机——读《秦淮世家》[J];雨花;2000年10期
6 唐伟清;;对话与互动[J];语文学刊;2008年19期
7 南帆;沉沦与救赎——读北村《施洗的河》[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5期
8 马云;男性叙事话语中的孕妇情境──铁凝小说《孕妇和牛》引起的话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朱云生;;“真”的创世与“真”的毁灭——《花腔》之“花腔”叙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芳;;世纪之交多样性世界文化里的中国影视——民族性与国际性背景下的女性叙事话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吴尚华;;我们为什么不能与狼共舞——兼论《怀念狼》的生态意识[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3 洪治纲;;让诗性在苦难中飞翔——评《家园》[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4 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5 洪治纲;;人性的勘探与诗意的表达——论艾伟的小说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彭文祥;;论中国影视艺术的“家—国一体化”叙事[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陈思和;;新生代作家——九十年代文学反思录(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9 李铁秀;;《狂人日记》的象征之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力;;张抗抗:“北极光”的遥想者[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达;狂放恣肆的言语风景[N];文艺报;2010年
2 ;立足图像与超越图像[N];文艺报;2001年
3 赵晖;“家”文化的现实回归[N];文艺报;2007年
4 王庆卫;出轨的历史,假托的民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彭国栋;《迷旎花园》的叙事实验[N];文艺报;2007年
6 洪治纲;想像的匮乏意味着什么[N];文艺报;2003年
7 赵振江;他的根深深扎在自己的故土[N];文艺报;2011年
8 洪治纲;在青春的名义下发呆[N];文艺报;2004年
9 李莉;红色传奇的另类书写[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曹文轩;一个人与一个学科[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华进;云之话语,,钟之逻辑:叙事学视域下的网络新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郑国庆;形式、主体与现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桂杰;托马斯·品钦小说叙事迷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黄芙蓉;论汤亭亭文本对国家叙事话语的重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复旦大学;2006年
8 谢海平;拓展与变异[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涛;论十七年报告文学的叙事话语[D];青岛大学;2004年
2 王丽英;乔治·艾略特小说女性主义叙事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昊;叙事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蕾;法庭提问中叙事话语的衔接与关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王颖;叙事时间和叙事话语策略在《天堂》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樊璐;1990年代以来美国灾难片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郝志琴;布兰奇、布里克疏离命运的修辞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迎吉;余华小说的叙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筱文;中国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谦;《金色笔记》的叙事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2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2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