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05 20:17

  本文关键词: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象征主义 艾略特 《情歌》


【摘要】:《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简称《情歌》)是艾略特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了相关的意象以及象征主义表达手法,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以及复杂进行了有效的揭示,对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们比较空虚以及迷茫的一种生存状态进行了披露,本文从象征主义视角下对《情歌》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艾略特的创作风格的解读。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引言在工业时代,垄断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多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理性道德的观念产生了怀疑以及否定,象征主义文学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上很多知识分子以及作家的心理特征。象征主义文学模式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艾略特作为20世纪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瑾;;《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象征意象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然然;;新批评视阈中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J];名作欣赏;2013年2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志和;肖洛霍夫创作中的“象征主义”略探——兼谈与自然主义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何茂正;勃洛克的《十二个》与象征主义[J];俄罗斯文艺;1992年01期

3 李斯;象征主义及梅特林克的语言突破[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龚玲;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池青;;海明威研究中的“象征主义”问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刘亚利;;异曲同工——穆旦诗歌的象征主义特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7期

7 马瑞清;任淑静;;论盖茨比的悲剧命运[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毛维;;西方象征主义文学发展及对中国新诗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周红燕;;《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悲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1期

10 苏伟丽;;海明威的作品风格及其悲剧意识[J];作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艳艳;;象征主义与中国情结——沈宝基及其《哭城》[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2 万书元;;论隐喻与象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王婉尧;;浅论楚辞文化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冷霜;;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存明;;论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其美学意义[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居伟忠;;具象的哲学思想:宇宙图式的建筑[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剑男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寿桐;;现代主义与郭沫若文学的现代化风貌[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9 谭德晶;;写景 意境 异境——论叶维廉的写景诗创作[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古远清;;论覃子豪的诗作与诗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帘;克里姆特因何价值连城[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2 普冬;谈诗意[N];文艺报;2009年

3 杨匡汉(中国) 阿吉·米斯赫尔(以色列) 闫思学 译 野村喜和夫(日本) 拉杜·安德里埃斯库(罗马尼亚) 楚罗伯特·曼萨诺(古巴) 乔治·欧康奈尔(美国) 雅克·达拉斯(法国) 高兴 译 何塞·克雷多尔·马特奥斯(西班牙) 曹廷 译 阿瓦诺(喀麦隆) 罗莎丽娅·洛·鲁索(意大利) 崔东镐(韩国) 杰曼·卓根布鲁特(比利时) 齐亚德·卡吉(黎巴嫩 )露丝·肖玛利·穆斯莱赫(巴勒斯坦);诗歌:超越现实与物质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云也退;距离之外的阅读[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季国平;高处不胜寒[N];文艺报;2008年

6 陈一丁;作为文学记者的埃德蒙·威尔逊[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萧平;曼德尔施塔姆:诗歌是他“最后的武器”[N];文学报;2009年

8 凌越;《反对阐释》:那些问题依然存在[N];深圳商报;2004年

9 薛其晴;“诗音画”的探寻者[N];美术报;2010年

10 江山;梦里人间[N];美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郑成志;自由诗理念变迁研究(1917-1937)[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其;鲁迅艺术思想中的灵魂意识及其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高蔚;“纯诗”及其中国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陆红颖;曾是惊鸿照影来[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书婷;为情感赋形:新诗节奏与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全春梅;朝鲜近代自由诗形成过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6年

9 王云;作为解构策略的修辞[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关涛;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琪;对《霍华德庄园》的象征主义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陈鑫;爱·摩·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兹别墅》中的象征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殷燕;黑暗之心与爱之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桂菊;象征主义完美大师[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解晶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诗学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姜诗磊;“美国梦”的破灭[D];扬州大学;2007年

7 练暑生;文艺“象征”(Symbol)概念辨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淼;张艺谋影片中的象征主义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崔艺花;东西方象征诗论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龚岳萍;倾听阳光的脚步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6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56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