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水意象

发布时间:2017-12-05 12:33

  本文关键词: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水意象


  更多相关文章: 莎士比亚 喜剧 水意象


【摘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存在多种意象,它们作为情感、剧情的承载物被使用,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含义,也赋予了剧本一种永不消失的美感和力量。在种种意象中,水意象在莎剧中曾直接或间接多次出现,如《李尔王》中著名的暴风雨场景、哈姆雷特曾在海上航行、奥菲莉娅溺水而亡等。因此,笔者拟从水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解读莎翁戏剧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意象,其中,水意象在莎剧中曾多次出现,但罕见有专文对这一问题做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水意象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水代表了什么?水意象如何被使用?水意象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通过对水意象及其功用的考察和分析,可对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华;《李尔王》与悲剧人物的魔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意;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中的悖论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张雪桦;;浅谈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的人性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琴;;浅析《李尔王》中悲剧冲突的多元性[J];青春岁月;2010年18期

4 张瑞卿;;析西方文学中两个不幸的父亲——李尔王与高老头[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公昭;秩序的毁灭与重建——《哈姆莱特》悲剧原因新探[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艳妮;;从理想走向现实:莎士比亚喜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 刘源;;男女乔装本于阴阳——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之探微[J];戏剧文学;2008年05期

3 李md;;莎士比亚中期喜剧与舞台表现手法[J];戏剧艺术;1986年01期

4 艾军;肖四新;;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J];戏剧文学;2006年12期

5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J];党的建设;2010年10期

6 雨葭;;包罗万象的莎士比亚戏剧(上)[J];南国红豆;1997年05期

7 梁荣超;;音乐与莎士比亚(一)[J];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8年06期

8 亦见;十块瓦片——莎士比亚戏剧断想[J];安徽新戏;2001年01期

9 郭永生;;透过《威尼斯商人》解读莎剧的话语方式[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10 茅于美;;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J];历史教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江虹;;喜剧范畴察异[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戴顺利;;略论《水浒传》的喜剧艺术[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明龙;;《资本论》与莎士比亚戏剧[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雄;;自封总编——我的一次策划实践[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忠祥;;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开鸣;;喜剧与“黑炮”的喜剧性[A];2008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8年

8 梁冠华;;《美丽的家》中的张大民[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9 卢晓侠;;在乡土与都市间游移——东北民俗喜剧当代文化选择的诗学阐释[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明厚;;走出中国戏剧文本的困境[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见端;奥巴马为拉票出演喜剧秀[N];文汇报;2010年

2 温去非;喜剧的皮与悲剧的核[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木木;电视喜剧方兴未艾[N];中国电影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璐 编译;英国最好的喜剧是儿童剧[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齐殿斌;赵本山喜剧电视的四大硬伤[N];深圳商报;2004年

6 羚子;粤语贺岁喜剧《假戏真情》推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电视改变了300年欣赏喜剧的方式[N];浙江日报;2003年

8 ;猴年首都热舞台 “陈氏喜剧”展新容[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孟菁苇;《东北一家人》成员说“家事”[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特约记者 丁丽洁;不要小丑和闹剧,要黑色怪诞![N];文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3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淑贞;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侯靖靖;婆娑—世界,,半掩两扇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8 石锋;喜剧:以超越走向自由[D];辽宁大学;2013年

9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t焧

本文编号:1254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254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