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韩国古典美学范畴——“风流”

发布时间:2018-01-05 02:26

  本文关键词:韩国古典美学范畴——“风流” 出处:《东疆学刊》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风流 诗话 韩国古典美学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流"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或文化范畴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探究的热点问题。在美学层面上,"风流"作为一个具有浓郁的韩国民族本土化意味的美学范畴,绝对可以担负起韩国传统历史文化"原型意象"的角色。因为它不但具有明确的精神价值取向,而且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日常生活范型;它不只对韩国文化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巨大,即便在今天依然潜在地影响与规定着韩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同时,"风流"的理念与精神诉求一直是韩国文学艺术创作主导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有理由说,"风流"是韩国古典美学的主导范畴与基干范畴。
[Abstract]:Since 1980s,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 or cultural category, "romantic behavior"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concer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 with strong national localization of Korea, "romantic" can definitely assume the role of "archetypal image" of Korean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because it not only has a clear spiritu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also formed a relatively stable paradigm of daily life; It not onl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orean cultural philosophy, but also potentially influences and prescribe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rules of conduct of the Korean people even today. The concept and spiritual appeal of "romantic" have always been the domin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Korean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therefore, we have reason to say that "romantic" is the dominant category and the basic category of Korean class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韩国古典诗学范畴研究,项目批准号:10BWW012
【分类号】:I312.06
【正文快照】: 关于韩国传统审美意识及其美学思想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渐活跃起来。韩国美学始终以其民族固有的审美价值取向为主导,而在其民族审美的集体无意识深处,最富有“原型”意味的就是韩国美学传统中本土化的“风流”理念及其“物态化”的表现形式。[l]‘26’在韩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学松;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王静波;;浅论《舞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成远镜;隐秀与意境比较谈──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严晨;寇玲;付琳;;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创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许金;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冯彬;老庄与意境之渊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员林;从中国美学史看中国艺术悲剧精神的缺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叶当前;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公善;“气韵生动”论新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2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贾京生;;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A];当代亚洲色彩应用: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根;;产品本土化设计在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6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9 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7 秦琴;《溪山琴况》中的音乐审美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徐贞;超越忧患 走向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毅;;《济北诗话》的诗学价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2 ;师说[J];诗刊;2011年10期

3 李圣华;;论韩国诗人对明诗的接受与批评——以韩国诗话为中心[J];中州学刊;2007年04期

4 崔勇;刘金柱;;从《诗话丛林》看韩国文化中的题壁[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5 陈良远;中韩诗谊诗话四题[J];阴山学刊;1999年04期

6 林少华;;日本岳父:“风流”的好处和底线[J];学习博览;2008年03期

7 ;师说[J];诗刊;2011年06期

8 江天;;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9 哈雷;;一种诗人:做世界的情人[J];厦门文学;2010年11期

10 邹荻帆;;《关于爱》的诗话 苏叔阳抒情诗选札记[J];读书;1983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蔺海波;莎士比亚: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贵花;韩国古典诗论中的“意”范畴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丁宁;T·S·艾略特与吴宓浪漫主义诗学观之比较[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1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81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