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萧伯纳戏剧的“讨论”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8:02

  本文关键词:萧伯纳戏剧的“讨论”艺术研究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萧伯纳 易卜生 萧式观念剧 戏剧讨论艺术


【摘要】:人物之间围绕特定话题展开讨论,是萧伯纳戏剧的常态,也是其剧情发展的基本动力。其戏剧的讨论艺术,受益于易卜生,是在对英国新戏剧的倡导和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剧中讨论的都是公众熟视无睹、却又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讨论的展开,遵循的是"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模式。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人物、情节和语言,为其充满辩证逻辑的讨论提供了独特的助力。在讨论基础上形成的萧式观念剧,为英国戏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欧洲戏剧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动能。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n a particular topic among the characters is the norm of Bernard Shaw ' s drama and the basic motive force for its development . The discussion of the drama is a dialectical model of the new drama in the UK . The discussion is followed by the dialectical logic of the theme , the plot and the language . It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drama and provides great kinetic energy for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drama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他的戏剧不追求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112),而是以论辩说理、阐发观念见长。剧中的人物往往围绕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展开讨论,戏剧冲突由观念的对立引发,观念的调和意味着冲突的结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成洲;;萧伯纳:西方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评萧伯纳剧中“生命力”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形象[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刘涛;;现实主义的陷阱——萧伯纳是“现实主义剧作家”吗?[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高音;;社会问题应该在戏剧中自由讨论吗?——谈谈萧伯纳和他的舞台现实主义[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黄嘉德;萧伯纳论莎士比亚[J];文史哲;1986年04期

5 袁平;浅论萧伯纳的悲喜剧特征[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梁志坚;;横看成岭侧成峰——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评价[J];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吴先泽;;萧伯纳的戏剧创作及对中国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刘淑芹;;萧伯纳《皮格马利翁》的讽刺效果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9 黄嘉德;;从作品分期看萧伯纳戏剧的特点——纪念萧伯纳诞辰一百三十周年[J];山东外语教学;1986年02期

10 王宁;易卜生研究的后现代视角:《野鸭》的个案分析[J];文艺研究;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茹;;找回失去的自我:对《玩偶之家》和《推销员之死》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3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杜鹃;;心灵深处不息的呼喊——19—20世纪欧美文学女主人公精神追求轨迹探寻[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兵;萧伯纳的《鳏夫的房产》[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孙惠柱;戏剧:从悲情到希望[N];文汇报;2008年

3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易卜生笔下的黑暗依然存在[N];南方周末;2011年

4 清衣;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丁伟;易卜生的眼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李兵;易卜生和他的《培尔·金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李兵;《社会支柱》:易卜生剧作的转折点[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何成洲;易卜生:现代戏剧的旗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何成洲;真正的艺术是多面的[N];文艺报;2006年

10 李兵;易卜生和他的《野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石云霞;萧伯纳《卖花女》中不礼貌现象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施赞聪;权力与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命运:两位女主人翁《玩偶之家》中娜拉与《匹格梅利翁》中伊莉莎的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吴贤义;叛逆与传统的双重变奏[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谭雪凌;萧伯纳戏剧在中国[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云云;论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京;中国语境下的萧伯纳戏剧及其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6 伍金文;萧伯纳三部戏剧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上的讽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王莹;论萧伯纳戏剧创作的基督教渊源[D];河南大学;2005年

8 葛欣;权力、信仰与知识的整合[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林丽英;奏响现代戏剧之序曲的美妙音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礼宁;论新时期国内导演对易卜生戏剧作品的现代性诠释[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386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86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