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对撞: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
本文关键词:文明的对撞: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主题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明的冲突 高加索主题 地理形象 俄罗斯文学
【摘要】:俄罗斯从18世纪初开始在高加索的军事存在,使得基督教文明得以和伊斯兰文明发生接触、碰撞,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宗教、政治和文化事件成为俄罗斯文学中高加索主题产生与发展的资源。但俄罗斯作家对高加索地理形象的诠释常常伴有民族主义倾向,藏匿着被称之为俄罗斯性的东西。这种大国沙文主义思维传达了"莫斯科—第三罗马"的弥赛亚情结,同时也显现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eighteenth Century the Russi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Caucasus, the Christian civilization and Islamic civilization to contact, occurrence of collision,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religiou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vents become the theme of Russian literature in the Caucasus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But the Russian wri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geography of the Caucasus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nationalist tendencies, hiding known as the Russian chauvinism. This thought to convey the "Moscow - Rome third" Messiah complex, and also shows the conflict between civilizations i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13&ZD126) 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2012ZD004) 黑龙江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解体后俄罗斯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2012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Collision of Civilizations:on Caucasia Theme in Russian Literature—没有宗教信仰参与的文明是不可想象的。文明奇观的缔造者除了“神”之外,还要归功于将“神”的声音传遍各地的“帝国意志”,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无疑是重要的人选。虽然他是死前接受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王昊;论元杂剧与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郭承波;;浅论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4 李曼;;儒家思想对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5 刘萍;左拉的“真”——从小说《娜娜》谈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叶超;注定的悲剧——《厄舍府的倒塌》罗德里克·厄舍精神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周玉英;简论二十年代的中国乡土小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林娜娜;;冲破禁欲的樊篱——论“三言”“二拍”的情欲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庄珊珊;;劳伦斯诗歌中色彩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李发亮;;《楚辞》美学意蕴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2 任光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特征[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3 王先晋;;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初探——称名·地位·流程[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4 非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5 黄玫;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4期
6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7 张建华;;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突显——近年来俄国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1期
8 王立业;;俄罗斯文学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俄罗斯文艺;2002年03期
10 耿海英;俄罗斯:重写文学史的背后——由俄版《20世纪俄罗斯文学》引发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梁坤;;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掀起俄罗斯文学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保平;俄罗斯文学,你现在还好吗[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俄罗斯文学:根植于现实的爱与怕[N];文学报;2014年
6 侯玮红;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怀旧[N];文艺报;2014年
7 徐乐;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全景图[N];光明日报;2014年
8 李和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图景[N];经济日报;2001年
9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李晋悦 丁杨 陈香;获得荣誉的人们[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5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潇;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淑华;新俄罗斯文学新态势概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范纯菲;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铸乐;弗·马卡宁作品《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宝辉;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彼得堡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玉;自由时代的一声叹息——俄罗斯当代小说《无望的逃离》使命感浅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尹秀娟;俄罗斯文学中基督教文化现象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韩雯;俄罗斯文学中的“傻子伊万”形象及其发展演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0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