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自我迷失与生存焦虑——论品特戏剧中的谎言叙述

发布时间:2018-01-26 02:18

  本文关键词: 品特戏剧 谎言叙述 生存焦虑 出处:《戏剧文学》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谎言现象是品特戏剧中的常见意象,这些谎言屏蔽了人物的行为动机,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展现了的却是社会的深层危机。论文通过对品特戏剧中的谎言表象进行梳理,将其放置于夫妻、母子、朋友及政治权力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考察,意图透过剧作家的生活肌理,探寻剧作家的谎言叙述动因。指出谎言其实只是剧作家的一种叙述策略,是其戏剧性的生成手段,目的在于展示后工业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以及人们的生存窘境。
[Abstract]:Lie is a common image in Pinter's plays, these lies shielding character behavior motivation, conceal the truth, to show the deep crisis is the society. By analyzing Pinter's lie representation, placed in the husband and wife, mother, friends and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study, the playwright's intention through life texture, explore the playwright's narrative motiv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fact lies lies just a playwright's narrative strategy, is the dramatic generating means, is between the industry ages people show the alienation and people's survival dilemma.

【作者单位】: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引言谎言“是一段与事实相反的讯息,撒谎者将他认为是真实的事情说成不真实的给受骗者听,让不存在的事令听众相信是存在的事;又或者真实存在的事,说成其是不存在的”。[1]P682谎言在文学传统中是个长期纠结的话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诗人是谎言之母开始,高森与锡德尼、皮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红薇;;试论品特式戏剧语言[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雪云;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社会学的启示及其局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邦荣;;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机理及其实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慧新;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俞昌春;后工业社会体育特征与产业化前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飞;;普通高等院校艺术欣赏课辨析——是艺术的转身还是技术终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10 张彬;;开放的华人社区——以“北美华人e网”网络社区为例[J];八桂侨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狄楠;;制造服务业时代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A];2011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杜健勋;;分配与治理:风险社会的环境法结构转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吴江;;从劳动革命看知识社会的本质[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4 纪晓岚;;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战略定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张慧毅;;资源环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6 何传启;;文化产业与中国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钱洁;;基于社会建构的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模式转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伟程;许斗斗;;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9 孔刚;谭力文;张生太;;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韩振武;;后城市化社会的来临——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勇军;会计诚信危机及其政府治理[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永刚;结构化面试在公务员考试中的优化策略[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文强;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价值观更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加成;引进国外智力与枣庄城市转型战略探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瑟·格登;宋玉琴;;人与人[J];心理世界;2007年03期

2 陈伟彬;;哈罗德·品特戏剧《升降机》中的诙谐三角关系[J];文教资料;2008年12期

3 齐欣;;论品特戏剧的独特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赵思奇;;男权制土壤中的“恶之花”——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白黛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艳霞;;对传统的反叛——品特戏剧特征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27期

6 ;热帖[J];意林(原创版);2008年08期

7 陈晓红;;无法归属的性别身份——对《蓝调石墙T》的一种文化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06期

8 吴青;人与人之间——写在《迈克的妻子》之后[J];名作欣赏;2001年01期

9 黄赤强;贺一舟;;从语言张力看人性荒诞——福特小说《好兵》伦理主题解读[J];作家;2011年12期

10 贺一舟;唐静文;;《街头女郎玛吉》的身份主题解读[J];作家;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智敏;;一曲没落贵族的哀歌——评舍伍德·安德森的《兄弟之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刘子敏;;论小说《紫颜色》对三角关系模式的新诠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张胜兰;;《虹》中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7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潘慧影;;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西尔瓦纳斯·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新颖;书简与照耀内心的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中的爱与死[N];文艺报;2008年

3 上海师范大学 萧萍;品特:日常絮叨碎语的背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庄秋水(书评人);一颗星星进了捞月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杨少波;让我们真切感受一颗希腊的心[N];文艺报;2006年

6 章乐天;误读中炼制的火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潘启雯;美新生代作家聚集美国真人秀[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王国玉;拥有坚强的钝感力[N];工人日报;2008年

9 王力;静静的瓦尔登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10 深圳报业驻京记者 田泳;“最好的旅行是读书”[N];深圳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杰;品特戏剧的关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4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齐欣;品特戏剧中的悲剧精神[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娟娟;记忆·连接:在华美语境中解读张岚的《饥饿》[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薇;理性的疯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张晓丽;皮兰德娄笔下人的生存处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翁佳云;自我的艺术——论劳伦斯小说中的自我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栗明敏;爱·摩·福斯特两部小说中联系思想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鄢恩露;论《印度之行》中的原型,,节奏与象征[D];四川大学;2007年

7 谢颖浠;华兹华斯作品中的生态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缪丽文;大卫·马梅特戏剧中交流困境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宦征宇;《勒内》中浪漫主义的三重断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张野;质疑·背叛和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4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64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