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黑暗的心》:声音复制隐喻与康拉德的逻各斯

发布时间:2018-02-03 23:25

  本文关键词: 《黑暗的心》 声音复制技术 逻各斯 出处:《外语教学》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黑暗的心》留下一个亟待探索的文化命题,主人公声音从身体的出窍,言说之于文字的脱离,暗示了逻各斯传统遭遇现代复制技术时面临的挑战。《黑暗的心》承载着康拉德对工业文明的焦虑,这种焦虑与逻各斯传统遭遇现代机器文明这一语境互为隐喻。《黑暗的心》是康拉德凝视复制技术与自身命运的场域,现代社会向技术文明的漂移撼动了人类的审美诉求和主体性,这从《黑暗的心》的叙事格局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得到诠释;马洛对库尔茨遗言的改造又意味着康拉德对逻各斯传统的回归。
[Abstract]:The Heart of Darkness leaves behind a cultural proposition that needs to be explored urgently. The protagonist's voice comes from the body's orifices and the words from the words. This implies the challenge faced by the logos tradition in the face of modern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Heart of Darkness carries Conrad's anxiety abou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is anxiety and logos' traditional encounter with modern machine civilization are metaphorical. The Heart of Darkness is the field where Conrad gazes at re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his own destiny. The drift from modern society to techn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shaken the aesthetic appeal and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explained from two aspects: the narrative pattern of Heart of Darkness and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Marlowe's transformation of Kurtz's last words means Conrad's return to logos tradition.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十九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另类儿童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2011)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查尔斯·金斯利社会主义小说研究”(项目编号:B1B21300590918X)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查尔斯·金斯利诗体文化观管窥”(项目编号:B1B2130027017X)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综合语言活动的翻译研究——以三至五世纪佛教和基督教的跨文化发展为例”(项目编号:13YJC74003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康拉德的《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1899)是一次围绕着声音展开的文化思辨实践。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都或多或少指出,《黑暗的心》中的声音意象承载着多种维度的凝视。皮克拉(Vincent Pecora 1985:993-1015)便提出,康拉德借助声音意象说明,在现代语言危机中,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金凤;;爱恨纠缠的机器情结——19世纪西方对技术的追问与乌托邦小说[J];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2 张德明;;《黑暗深处》:帝国-反帝国的空间表征[J];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01期

3 李靖;;《黑暗的心》中的身体异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包著红;;论《黑暗的心》中叙述者马洛的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广勋;;爱德华·贝拉米小说《回顾》的影响及其研究综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曾林玉;;女人是他者——解读《黑暗的心》中女性的他者形象[J];海外英语;2014年14期

4 李靖;;《黑暗的心》中的身体异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张湾湾;;黑暗世界中隐形声音的狂欢之舞——从巴赫金的狂欢化与复调理论视角解读康拉德的《黑暗之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庞伟奇;直面虚无的灵魂救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郑燕;人是媒介的尺度[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远芳;康拉德短篇小说中的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旭彩;康拉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4年

3 丁燕;康拉德:男权神话的摧毁者[D];西北大学;2005年

4 杜明业;康拉德小说的叙事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5 黎秀清;康拉德《黑暗之心》的小说创新艺术[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宜平;从文本叙事结构角度解读《黑暗的心》[D];浙江大学;2010年

7 康丽曼;回响于《黑暗的心》中两种矛盾的声音[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李晔;论康拉德三部小说中的死亡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晏春妮;论《黑暗之心》中的路西法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贾旭辉;康拉德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殷企平;;《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J];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2 殷企平;;乌有乡的客人——解读《来自乌有乡的消息》[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3 张毅;;机械创造了我们?[J];世界博览;2009年21期

4 岳峰;;殖民时代道德拯救与身份认同——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丛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国外文学;2012年01期

5 张德明;;《黑暗深处》:帝国-反帝国的空间表征[J];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01期

6 王U,

本文编号:1488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88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