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存在”的“镜像”: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悲剧意蕴

发布时间:2018-02-08 20:45

  本文关键词: 马林鱼 镜像理论 存在主义 自我 他者 悲剧意蕴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是一个具有独特悲剧意蕴的文学形象。它的独特性首先就在于它是作为老人桑提亚哥自我的镜像而存在的,老人追逐马林鱼的过程就是他自我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次还在于马林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林鱼骨架所透露的存在的荒谬感与虚无意识。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是自欺的自我,因此,马林鱼作为一个"他者"对老人的自我建构产生了悲剧性影响。存在主义哲学表明,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荒谬的存在,这是既定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外在于荒谬。老人的这种求而不得、罢而不能,让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剧底蕴。马林鱼是"存在"的"镜像"。
[Abstract]:"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n the marlin is a unique tragic implication of the literary image. Its uniqueness lies in its first as the old man Santiago self image process, the old man chasing marlin is his self seeking, self identity process. Secondly is also a part of the marlin essential existence of marlin skeleton has revealed the absurdity and nihility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Lacan's mirror theory, the self is self deception self, therefore, Marlin as a" otherness "on the old man's self construction had a tragic impact. Existentialism shows that all the world is absurd, this is fact, anyone can't is ridiculous. This old man's demand and not, cannot let, let the whole work shows a tragic details. Marlin is the" existence "of" mirror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ZW003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展春蕾;;主体欲望的终极之路:踏入真实界——浅尝《老人与海》拉康式解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2 方汉文;镜子阶段与文化心理主体认证的联系──拉康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阐释[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3 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慧;;究竟哪个才是真相——浅析《另一次死亡》中的叙述手法与身份认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毕青;;映照犹太传统文化中女性真实处境的一面镜子——对辛格代表作《犹太神学院的燕特尔》的“镜像阶段”论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3 莫莉;;目光的失去成就了主体的重生——用拉康的目光理论解读奥康纳的《慧血》中黑兹尔的宗教救赎和重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党永炜;;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J];大家;2010年22期

5 孙新峰;;三个人的文学风景——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作家的文化符号学意义[J];当代文坛;2010年04期

6 向弘慧;;俄狄浦斯与拉康“镜像理论”[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7 唐松林;欧阳算;;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李媛;;误认-他者-自我:从镜像视角解读《女勇士》中的无名姑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5期

9 田丹;;西方影片畸恋故事——镜像化自我实现的恶之花[J];电影文学;2013年18期

10 田丹;;异化与反异化之悖谬:论卡森·麦卡勒斯的镜像自我实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权力的眼睛:微博场景的视觉文化研究——从福柯“全景监狱”的隐喻说起[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2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任美衡;茅盾文学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郑礼琼;从叙述形态论近代主体的建构与他者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常凌;自恋时代: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艳;媒体服饰话语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9 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甜;铁凝小说语言符号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庄婷婷;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汤遨玮;亚文化视阈下“养娃族”现象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4 石传芳;论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镜像结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志坚;隐遁的主体 飘散的作者[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文晶;拉康精神分析学自我理论的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7 常雷;它映射出什么西方绘画中“镜子”的意义[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王宇石;电影欲望系统中的身体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甘甜;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宋新丽;精神分析学与钱钟书诗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5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6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6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96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