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灵山》一九八二—一九九○:从现代主义到折中主义

发布时间:2018-02-10 02:52

  本文关键词: 成长小说 高行健 灵山 西方现代主义 文化寻根小说 后现代主义 叙述者 语言风格 意识流 旅程 出处:《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小说《灵山》①在高行健的写作中是至为重要的转折点。此说依据有二:一、高行健在现代主义"翻译"(译注:前章论述高行健早期作品可理解为把西方现代主义引进中国文学和戏剧创作之"文化翻译")项目成功之后,与经典现代主义分道扬镳,试图在这部小说中把后现代主义写作范式"翻译"到中文创作中去。二、"西方"对高行健作品的接受,始于《灵山》,他的作品从此进入"世界文学"之列。
[Abstract]:The novel "Lingshan" 1 is the most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Gao Xingjian's writing. Gao Xingjian parted ways with classical modernism after the successful project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western modernism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drama. In this novel, we try to translate the post-modernist writing paradigm into Chinese writing. Secondly, the acceptance of Gao Xingjian's works by the West began in Lingshan, and his works entered the category of "World Literature" from then on.
【作者单位】: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英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ZD1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0JZD0010
【分类号】:I565.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克强;;寻根者:原始倾向与半原始主义[J];上海文学;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练暑生;;“启蒙”与被审美化的“乡村”[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练暑生;如何讲述“文学”的故事:民族的和现代的[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文兵;民族文化重构与回归精神家园[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芳;尴尬的“男子汉”[D];苏州大学;2007年

2 刘云艳;论“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复;;高行健近十年著作年表及获奖项目[J];华文文学;2010年06期

2 吴红云;;论《迷失在开心馆》中的成长寓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李琳;;《女勇士》中成长领路人形象剖析[J];电影文学;2009年23期

4 高淑英;;化蛹为蝶——试析奶娃的成长[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04期

5 朱崇科;;面具叙事与主体游移:高行健、英培安小说叙事人称比较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6 任超;;英美成长小说及其叙事特征[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7 黄守岗;;略论成长小说与美国文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8 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9 买琳燕;;旅外过程中的人物成长——试析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侯金萍;;成长小说:一种解读华裔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汝祉;;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可能陷入一些认识误区的商榷[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曹山柯;;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嬗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肖朗;;美英非虚构文学后现代发展的历史诠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冯丽君;;论《紫色》独特的书信体成长叙事方式[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王建平;;历史的回文[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8 肖芳;;反英雄、反小说、反荒诞——《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后现代特色评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孙雅杰;;无理性的游戏——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逻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阎嘉;;高雅艺术真的有那么“神圣”吗?——读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守仁 童庆生;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N];文艺报;2007年

2 章静;复杂性海洋中的“后现代”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西马;后现代之诗[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商报记者 邹昱琴;《绿山墙的安妮》系列 经典与流行相结合的本土化尝试[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谢珂邋叶渔;这不是成长小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胡银屏;后现代主义的由来[N];山西党校报;2010年

7 王莹;在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之间对话[N];文艺报;2010年

8 朱自强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孩子的“寻家”之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邓咏秋;奥尔科特:写出青春的味道[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王杨;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家对话中国读者[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引路人的影响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孙胜忠;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滕学明;论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李雪;戴维·洛奇重要小说中三种现代写作方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娣;岛上的迷途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施蕾;《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一部平衡的成长小说[D];浙江大学;2004年

3 任远;简·奥斯丁,成长小说和道德判断[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杨李;《占卜者》:一部女性艺术家成长小说[D];兰州大学;2010年

5 艾莉莉;成长与探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战;重写成长小说的传统[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小博;安娜的精神旅程[D];兰州大学;2010年

8 陆姝s,

本文编号:1499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99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7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