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十七世纪英国散文风格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 科学精神 英国散文 风格形成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文学的发展演进来说,一种新的文体的形成,不仅仅产生于文学内部,它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大变革密切相关。十七世纪英国散文风格的巨大变化,就是各种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十七世纪主流思想的科学精神对这种变化起着决定性意义的推动作用。探讨时代精神对文体的影响对当今消费社会语境下新的文体的形成,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style not only comes from within literature, it is also the product of an era and the politics of this era.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style of British prose in 17th century were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forces. In 17th century, the scientific spirit, as the mainstream thought in 17th century,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promoting this change. It is of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styl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561.0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佐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J];外国文学;1988年04期
2 戴镏龄;;论科学实验对近代英国散文风格形成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纯良;;汉匈和战之利弊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2 孙跃纲;;《共产党宣言》中的发展学说[J];长江论坛;2012年03期
3 文丰安;;薄一波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党建思想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4期
4 张金龙;;明太祖治吏[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11期
6 王海明;;商品价值新探[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3期
7 徐长春;;意义的多方位表达——从《天浴》到《实尾岛》[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8 刘光阔;全面建设小康的根基——物质经济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9 冯景源;“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樊林;生育权探析[J];法学;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凌玉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颖;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永萍;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丁立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5 崔银河;生命形态与地域文化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志业;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7 丁宇;走向善治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吴凯波;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青年文化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世琦;高校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途径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李园;论法国文化软实力[D];外交学院;2011年
5 杨珊珊;南诏始祖传说两种文本的差异与交融[D];云南大学;2011年
6 伍s,
本文编号:1518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1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