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英汉动物谚语的跨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22:30

  本文关键词: 跨文化 动物谚语 比较研究 翻译 出处:《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当今世界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热门话题当然也离不开文化研究。因此,,跨文化领域成为许多学者锁定的视角。谚语不是空谈,条条谚语都有其内涵,它为语言增添光彩,是人们日常经验的结晶。而动物谚语尤其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其形象生动,令人联想丰富,饱含着人们的智慧。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角度对含动物形象的英汉谚语予以探讨。 谈到语言,当然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对语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令人们对它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方面,两国动物谚语能完全对应的为少数,而多数是部分对应,甚至相同的动物词汇表达出截然相反的内涵及象征意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文化会以一定的形式在思维取向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在英汉动物谚语中不难发现思维取向各具民族特色。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首推儒家思想,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忠孝仁义的主张均在谚语中有所彰显。而西方人更崇尚追求自由、平等、独立之精神,崇尚冒险及对性别歧视的流露。以上种种,则是英语谚语的特点。 因此,欲达到英汉谚语准确翻译之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则保留原文的动物形象并传递其文化内涵,一则放弃原文,用具相同或相似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的另一动物形象来代替。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运用大量的实例对英汉动物谚语做了认真而详尽的比较。此举一为加深对相隔万里而各具特色的两国文化的认识,二为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促进世界文化的包容与交流。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world today, cultural exchang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nd the hot topics of cours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cultural research. Therefore, cross-cultural fields have become a locked angle of view for many scholars. Proverbs are not empty talk, but all proverbs have their connotations. It adds luster to language and is the fruit of people's daily experience. Animal proverbs are especially popular because they are vivid and rich in imagination. Full of people's wisdo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with animal images from a cross-cultural point of view. When it comes to language, of course, i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located.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customs, and religions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language, so that people will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t. In terms of symbolis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 animal proverbs of the two countries can completely correspond to a few, and most of them are partial correspondence. Even the same animal vocabulary expresses the opposite connotation and symbolic meaning. Culture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way of thinking in a certain form. Therefor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differen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nking orient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proverbs. As a count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Confucian thought is the first. His idea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idea of loyalty, filial piety,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re all reflected in proverbs. While the Westerners are more 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freedom, equality, independence, adventure and sexism. I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proverbs.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we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One is to preserve the animal image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o convey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other is to give up the original text. The use of the same or similar symbolic meaning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nother animal image to replace. From the cross-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makes a careful and detailed comparison of animal pro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The first i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culture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thousands of miles, and the second is to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in an attitude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Serve people's lives and promote the tolerance and exchange of world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106.7;I0-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翠;交际口语中的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七一初;非言语交际简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徐涛;英汉谚语民族性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刘勃;索绪尔及其现代语言学思想试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罗明燕,邸爱英,陈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一项对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的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孙健;;浅谈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8 杨正翠;王军;;略论外语学习者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李琳;数字的修辞功能及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常悦珠;陈慧;;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阶段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静波;;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孙丽;吴小梅;;Meaning and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胡雪乔;张瑞花;;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陈东东;;论跨文化语用能力与口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王微;;由爱伦·坡《创作的哲学》谈英语写作的“哲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10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泳;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温雅琴;目的论在中英广告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2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32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