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小说批评标准的几个特点

发布时间:2018-03-07 14:01

  本文选题:小说 切入点:批评标准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小说批评是对小说进行分析和判断,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价值观念。由于小说自身的发展,它的价值属性的多样,批评者有自身的观念与立场、审美需要与理想,这使得小说批评标准呈现出主体参与性与客体规定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等特点。批评要充分考虑评价取向、评价语境、评价态度、评价方法、评价角度等要素,只有将这些复杂的要素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对小说的正确评价。
[Abstract]:Novel criticism is to analyze and judge the novel, which needs to have certain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values.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its value attribute is diverse, the critic has its own idea and position, the aesthetic need and ideal. This makes the criteria of novel criticism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and object stipulation,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absoluteness and relativity,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etc. Only by synthesizing these complicated elements, such as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angle of evaluation, can the correct evaluation of the novel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怎一个“颓废”了得——与《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作者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王爱娟;;《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哥特式冲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朱海燕;;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尚必武;评《阿拉比》的艺术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陈湛妍;;论《金碗》中梅吉的成长与蜕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冉;;关于王朔现象的评价及“文学神经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刘铮;;论阎连科小说的苦难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王艳淑;;心灵之旅的幻灭——浅谈《阿拉比》中的意象运用和象征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书泉;;论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经典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杨光祖;;批评的底线伦理与批评家理论主体的建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3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5 黄如敏;;解读《丹尼尔·德隆达》的实验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越;;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吴宓的道德批评模式的现代价值——兼论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泽;薛惠;;莫待山穷水尽时——对当下文学品位的思考[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东东;;天真与世故: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从西川、王敖的争论谈起[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琪;心灵的风景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艺术[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恬;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小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水四;《都柏林人》顿悟艺术特色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孔德鑫;爱·摩·福斯特的“联结”之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会平;《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女性伦理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燕秀丽;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孙倩;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芬;;《红与黑》中于连的矛盾性与悲剧性[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2 李潇潇;;论创世神话叙事中的时间特征[J];文教资料;2010年16期

3 朱虹;《匹克威克外传》——现代的堂·吉诃德及其他[J];名作欣赏;1983年06期

4 丁振祺;;无国界作家和“世界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2期

5 梁凤莲;意纳风情 笔写春秋——忠扬创作纵横谈[J];华文文学;1995年01期

6 ;莫拉维亚的沉浮[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01期

7 朵拉!马来西亚;镜子里的女孩和鸟[J];华文文学;1998年03期

8 潘小松;;特殊的玩笑[J];博览群书;1998年03期

9 许钧;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译介的特点[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10 许彦明;浅析毛姆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珍;;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晓燕;;“延存”的艺术:论加拿大英语小说主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潘绍玺;;爱米丽的表——一个关于时间的隐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高毛华;;论《简·爱》中的神秘召唤[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罗晓云;;海勒笔下的大卫王[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9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10 王国富;;论《巴尔塔斯画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宏安;《大西岛》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孙生;首部涉及天体生物学的小说引进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4 季剑锋 书评人;看,,里面是空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海飞;拐弯之处就是黑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1579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79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