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外“文革”小说中的反拯救主题
发布时间:2018-03-07 12:46
本文选题:海外“文革”小说 切入点:爱情与政治 出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与新时期的大陆"文革"题材小说相比,海外作家如陈若曦、哈金、虹影等在题材相同的作品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取向:不论是爱情力量或是政治力量都无法改变主人公或其他人物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磨难,他们在拒绝拯救和反"拯救"的主题之下隐藏着精神向度和政治意识的分野。这些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既解构了拯救神话,也凸现了被政治力量扭曲的每个个体更真实的生命、命运、心理和情感,在某种程度上逼近了"文革"历史的真相,还原人性的真实。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novel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he mainland in the new period, overseas writers such as Chen Ruoxi, Harkin, Hongying and other works of the same theme show a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me orientation: neither the power of love nor the power of politics can change the physical suffering and spiritual suffering of the protagonist or other characters. Under the theme of refusing to save and opposing "salvation," they hi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piritual orientation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novels lies i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myth of salvation. It also highlights the more real life, fate, psychology and emotion of each individual distorted by political forces, which to some extent approaches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restores the truth of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1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西樝;哈金的位置[J];作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华;;文化视域中的“虹影现象”[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黎荔;;自成一格的虹影散文[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罗承丽;致命的飞翔——评虹影的《康乃馨俱乐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姜畅;;历史的遭际,记忆的温情——论虹影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作家;2012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2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聚群;“红色”中国的“杂色”呈现[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超;论《等待》的主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毛伟;虹影小说的故事模式与叙事策略[D];扬州大学;2007年
3 李凤青;论虹影小说女性叙事[D];山西大学;2007年
4 何华;“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D];暨南大学;2008年
5 孔莉Y,
本文编号:1579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7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