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尤雷克.贝克尔《说谎者雅各布》中的之小说叙事

发布时间:2018-03-12 06:16

  本文选题:善意的谎言 切入点:双重身份 出处:《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篇硕士论文以小说《说谎者雅各布》作为研究对象,该小说由德国当代文坛曾享有盛名的作家尤雷克贝克尔创作完成。小说围绕主人公雅各布海姆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展开,这美丽的谎言为隔都里的同伴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同时却将雅各布自己一再推入绝境。小说沉重的主题虽选材于二战大屠杀,尤雷克在作品中却极尽幽默,尤其是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将作者的诙谐风趣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是风趣紧接着的是无法描述的悲痛。从写作技巧来说,《说谎者雅各布》大量运用了元小说的叙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元小说作家们不再竭尽所能的去掩饰作品中的不合理成分,大方承认小说本身无法逃脱的虚构性本质。在这部小说中,元小说的叙事技巧反而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这得益于作者的坦诚—处处细心为读者说明故事情节的虚构成分。显然,小说家的“揭短”赢得了读者更多的信任。
[Abstract]:This master's thesis focuses on the novel "Jacob the liars", a novel by Jurek, a famous contemporary German writer. Becker is finished. The novel revolves around the protagonist Jacob? Heym's beautiful lie unfolds, which brings great hope to his fellow citizens in the capital, while pushing Jacob himself into despair again and again. The heavy theme of the novel is drawn from the Holocaust in World War II. But in his works, Jurek is full of humor, especially the portrayal of the main characters, which reflects the author's witty and witty humor incisively and vividly. In terms of writing skills, Jacob the liars makes a lot of use of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metafic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novels. Instead of trying their best to hide the irrational elements of the novel, the writers of the Yuan novel freely acknowledge the fictional nature of the novel itself. In this novel, the narrative skills of the metafiction add to the truth of the story. This is due to the author's frankness-careful explanation of the fictional elements of the storyline. Obviously, the novelist's "uncovering" has won the reader more trus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6.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2 何彬;女作家小说中叙事距离的模糊性[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3 刘伟林;;坚硬的事物与生存的经验——对安然小说的一种解读[J];创作评谭;2003年05期

4 李祖德;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4期

5 陈慧娟;近年“文革”题材小说的叙事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6 耿占春;叙事:从神话到小说[J];人文杂志;2005年02期

7 徐张杰;;当前小说“求缺”刍议[J];理论月刊;2006年08期

8 李建军;;祝福感与小说的伦理境界[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9 王智勇;刘建惠;;“破镜重圆”的“情”与“伤”——简评笛安的小说创作[J];创作评谭;2007年06期

10 肖敏;;文革小说的神谕话语功能[J];文学前沿;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徐德明;;都市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论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7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卢卫中;刘玉华;;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发言摘要[N];青海日报;2008年

2 吴长青;小说叙事的边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贾娜 刘洋;我关心的是小说的趣味[N];检察日报;2013年

4 王达敏;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安徽小说[N];安徽日报;2003年

5 本版编辑邋陈建功 雷达 李建军 蒋子龙 吴秉杰 滕云 何西来 木弓 夏康达 孟繁华 施战军 白烨 王干 牛玉秋 藏策;“王松小说创作研讨会”发言摘要[N];文艺报;2008年

6 邓毅;小说叙事与民间原生态呈现[N];文艺报;2012年

7 饶翔;作为美学空间的小城镇——对张楚小说的一种解读[N];文艺报;2013年

8 陈骏涛 马相武;现实主义仍将是小说创作的主潮[N];文艺报;2005年

9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生命图景[N];文艺报;2006年

10 朱霄华;叙事的艺术[N];云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4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6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永明;士者何为[D];武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锴;林语堂小说叙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光宝;“十七年”小说中的身体书写[D];河北大学;2011年

3 邵振玲;“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龙建平;反腐小说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红霞;新时期蒙古族小说叙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刁栋林;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叙事中的“空间”[D];暨南大学;2006年

7 刘艳;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钛申;陶然小说中“南来身份”与“香港身份”的双重变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冰;论八九十年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敏;乡土移民小说的苦难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0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00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