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现象学解读
本文选题:布宁 +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参考:《俄罗斯文艺》2013年01期
【摘要】: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一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作者在思考自然、生死、爱情等人类永恒主题的同时,将叙述视角、情节构思、时空处理等方面都游离于传统小说的模式。这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体裁独具匠心的现象学小说。本文运用现象学哲学理论,试图对这部小说深层的思想意蕴及其独特的体裁风格进行开拓性分析和阐释。
[Abstract]:Russian Nobel Prize winner Bunin's Life of Alshenyev is a novel beyond the traditional sense.While thinking about the eternal themes of nature, life and death, love and so on, the author dissociates the narrative angle of view, plot conception and space-time treatment from the mode of traditional novels.This is a phenomenological novel with ric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and unique genres.Based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pioneer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is novel's deep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its unique genre styl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资助
【分类号】:I5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管海莹;转向主体情感世界的艺术创作——蒲宁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意识探索[J];俄罗斯文艺;2002年06期
2 张红秋;用现象学“看”诗化小说[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桂花;;声韵与体验——《追忆似水年华》中的音乐意象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2 吴京京;;通向美的“唯一的门”——试析《斯万之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张树霞;;空灵诗境的艺术蕴味[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4 武传艳;;论蒲宁笔下的乡土情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毕小君;;诗歌蒙太奇的创作基础[J];长城;2010年12期
6 程诺;;芥川龙之介:未成熟的早夭天才——以《地狱变》为中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霍冬克;;论英语教学中语篇连贯的认知与深层意蕴的解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8 杨艺;悲的旋律 画的诗篇——论蒲宁小说的艺术特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韩立平;;李清照的隐性抗争——《〈金石录〉后序》症候式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道云;;语义学批评视域下的文学语言审美研究[J];大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健梅;基于体验的建筑形象生成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栾林;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晓彤;“金谷瀑布山庄”Vi系统设计心得[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贺峰;对写实油画中未完成感的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林一平;《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颖洁;《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空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饶s盍,
本文编号:173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3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