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日本私小说概念的形成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8-04-16 12:18

  本文选题:私小说 + 心境小说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阐明1920年代日本私小说概念的形成,及其与心境小说的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战后及1990年代至今的私小说研究情况,探讨当代私小说形式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私小说概念的变迁。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Japanese private novels in 1920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od novels.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private novels in the postwar and 1990s, and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forms of contemporary private novel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private novels arising therefrom.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日‘私文学’比较研究”(编号:NJSY13023)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瑞;志贺直哉与心境小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石在中;试论日本私小说对苏曼殊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2期

3 焦婷婷;;从《伊豆的舞女》看日本的私小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乌彦博;;日本私小说发展与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高慧勤;自然主义与”私小说”——从“客观写实”到“主观告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6 杜文倩;高文汉;;“比抒情诗还要复杂的主观性的文艺”——简论芥川龙之介的私小说创作[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林静;;从日本近代私小说的流变和特征谈其形成及发展的原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8 孙秀云;;浅析日本近代私小说的形成及发展原因[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9 苏伦高娃;;试论日本私小说[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陈英龙;;《伊豆舞女》私小说风格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先科;;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婉娇;;《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琢;;日本当代文学述评[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伊永卉 编译;“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戴铮;私小说“霸占”野间文艺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夏烈;读《一个人的好天气》[N];文汇报;2008年

4 张清芳;日本现代文学如何摆脱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莫言;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大江不懈地创作?[N];文艺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本报记者 姜小玲 林环 梁建刚 实习生 章晟 夏俊 孙佳华;浦江,中韩诗歌朗朗[N];解放日报;2007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26岁朝吹真理子获日本头号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施小炜;一部“现代骑士道物语”[N];文汇报;2002年

9 本报书评人 李长声;官能小说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4 倪祥妍;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志贺直哉的文学魅力[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张思远;论志贺直哉的生死观[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窦硕华;论日本的私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乌彦博;日本私小说及其对“五四”文学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仲豪;试论岛崎藤村私小说中的“自我”[D];湘潭大学;2007年

6 王妮娜;《母亲》与《为党生活者》共性中的民族审美话语[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叶继峰;《麦不死》中的私小说性质[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炜杰;郁达夫的创作与日本“私小说”之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毛执剑;私小说诞生的土壤[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秦宇庆;浅论安冈章太郎的晚年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8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58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