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
本文选题:英美文学 + 女性人物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摘要】:近代英美文学中有许多是反映女性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趋向于对女性寻求获得社会认可,在追求自由、平等和权利上的抗争意识的展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对我们研究西方人文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以及对人文素养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Abstract]:In moder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works that reflect the subject matter of women. Most of these works tend to show the consciousness of struggle in the pursuit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rights.The crea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literacy.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宁大治;;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J];理论界;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亚岚;福克纳与“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王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管先恒;析西方近现代文学中的“死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梁婷;;《最蓝的眼睛》之佩科拉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孙爱萍;;寻找失去的时间——浅析《洛莉塔》中的时间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周倩;;《小城畸人》中“小镇”文化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武清宇;;新黑人女性的呐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段艳丽;;三重压抑下的挣扎——对《菊》的女性主义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宋金花;;小说《看不见的人》中视觉等象征手法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9 任爱殊;;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塑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10 孙薇薇;赵立伟;;追梦——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心灵之旅[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5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6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D];苏州大学;2006年
8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卢姗;文化视野下美国20世纪战争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闽井;论《小城畸人》对圣经故事的戏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蒲琳;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潘沛沛;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玉茹;《嘉莉妹妹》与《废都》中“荒原”意识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饶文娟;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马玉华;威拉·凯瑟文化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熊碧云;论欧茨小说中人物的怨恨情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咪咪;超越生存处境的自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颖果;中、英女性文学及其女权主义文学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蔡岚岚;;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简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常彬;;“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贾世传,陆文采;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J];美国研究;2009年01期
6 郑怡,陈鹃;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7 王晓英;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韵;;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初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7年01期
2 马华;谈英美文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3 史惠风,王纪东;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教学学术研讨会[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2期
5 佘敏;;探析英美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创作发展轨迹及其思考[J];作家;2010年02期
6 ;征稿启事[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7 王红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介质转换——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8 辛珏如;;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科学性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3期
9 李晓琴;;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的走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屈t煼,
本文编号:1763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6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