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蝇王》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发布时间:2018-05-06 01:17

  本文选题:生态女性主义 + 相似性 ; 参考:《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威廉·戈尔丁被《时代》杂志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五十位英国小说家之一。他对后世作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威廉·戈尔丁以其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环境对人性的影响的思考而倍受推崇。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当中,《蝇王》堪称他的代表之作,反映了威廉·戈尔丁对人性的思量,从而引起众多评论家的关注。但是鲜少有评论家能够从女性主义角度或是从生态批评分析的角度来剖析作品。本论文旨在结合女性主义理论以及生态批评理论来重新解读作品,以求给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生态女性主义则是本文中最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因为它结合了女性主义理论以及生态批评分析理论来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 本文第一章重点在于分析作品当中缺失的女性是通过自然意象重新登场,从而建立起女性与自然的第一层关系。女性同自然的另外一个相似之处,女性特质也在人物身上有所体现以架构二者的联系。女性同自然的天生的亲密构建起女性同自然的又一层联系。 第二章重点讨论了男性是如何将女性和自然并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第二章首先讨论了男性对自然的剥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男性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占领,二是男性对自然环境的恶意破坏。本章第二部分讨论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主要体现在男性对女性参与权、话语权、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权利的剥夺。 第三章则讨论了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如何奋起反抗为生态环境而战。本章首先讨论女性是如何制止男性恶意破坏自然,然后展现了女性是如何为建立平等的社会而努力。 本文研究了《蝇王》当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这不仅丰富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因为在此之前少有人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运用到分析男性作家作品或者全然由男性演绎的作品当中),它还给解读威廉·戈尔丁的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
[Abstract]:William Golding was hailed by time magazine as one of the greatest fifty English novel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ter writers. William Golding is highly respected for his concern for human nature and his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human nature. Among his many outstanding works, Lord of the flies can be regarded a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which reflects William Golding's consider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many critics. But few critics can analyze their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or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reinterpret the works in combination with feminist theory and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y in order to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works. Eco-femin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in this paper because it combines feminist theory and ecological critical analysis theor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women in the works through the re-entry of the natural image, thus establishing the first lev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Another similarity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is that female traits are reflected in characters to frame their connection. The natural intimacy of women with nature creates another connection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Chapter two focuses on how men put women and nature under their rule.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discusses the male exploitation of nature,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the male wanton occup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other is the malevolent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oppression of men on wome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ight of men to participate in women, the right to speak, the right to equal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how women rise up and fight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This chapter first discusses how women stop men from harming nature, and then shows how women work to build equal socie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cological feminism thought embodied in Lord of the flies. This not only enriches the study of eco-feminism (because until now few people have applied the theory of 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 the analysis of male writers' works or the works completely interpreted by men], it also interprets William. Golding's work was infused with fresh blood.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从淑的形象解析哈代的女性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左文娟;;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偏见描述和尴尬定位——由一位母亲致媒体的公开信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王一卓;;试论《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周述波;;“他者”注视下的“自我”飞翔——从电影《再见艾丽丝》看男权场域中的女性遭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魏娜;姚秋月;;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万禺;;论《荆棘之城》中同性爱的力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汪洋;;女性的囚笼——评《鸿鸾禧》中娄太太的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8 杨金玲;;重大政治举措对英语词语“政治正确性”的推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汤梦箫;;作为身体的主体 2007年国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反思[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刘冬洋;;“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刁伟涛;;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和降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许瑾宏;;女性研究论文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以2010年中国心理学主流期刊为例[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7 杨志红;;以性别视角浅析婚姻心理个案[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8 吴艳平;;女性的幻象与镣铐——儿童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9 龙慧蕊;;中国青年群体性别气质呈现与模糊化:基于微信虚拟空间的性别表演[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秋蕾;《马利纳》作为女性主义文化、社会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晨;当代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周建兰;新世纪《东方女性》中女性情感表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志伟;分析《黑暗崛起》中的传统因素[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9 欧海艳;林白小说创作本土化流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晓芳;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简·爱》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和女性身份[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0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50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