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札记书
本文选题:札记书 + 文艺复兴时期 ; 参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札记书(commonplace book)是西方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曾经在历史上,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发挥了显著作用,今天依然是活生生的存在。札记书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基本的教育工具,文艺复兴时期手稿札记书的内容和形制都受到了印刷文化的影响。札记书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梳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手稿札记书和印本札记书的传统,阐明伊拉斯谟对札记书传统的巨大影响,为推进中国学术界对札记书的认知和研究颇有价值。比较值得注意的札记书研究方向有:札记书文化,西方札记书与中国类书的比较,钱钟书的札记式写作等。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Western world, Notes Book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tory, especially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and is still alive and well today. Note book is a basic educational tool in Renaissance perio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manuscripts in Renaissance period are influenced by printing culture. The contents and forms of the notes are varied. Combing the tradition of English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books in the Renaissance, and expounding Erasmus'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 of notebook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promote the cogni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notebooks.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reading notes are: the culture of reading not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estern notes and Chinese books, and Qian Zhongshu's note-writing.
【基金】: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国文学札记书研究:以《缪斯的花园》为中心”(08JC752001)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田虎;;英国文学札记书《缪斯的花园》手稿版本研究[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2 郝田虎;;早期现代英国的札记式写作[J];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3 郝田虎;;《缪斯的花园》中的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经典建构[J];国外文学;2010年02期
4 唐健君;;本雅明的《拱廊街》及其批评理论[J];文艺评论;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德元;;《星轺指掌》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王开玺;;略论“人臣无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事件与“国际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黄秋硕;;试论丁韪良“中国觉醒”观念的形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郝田虎;;英国文学札记书《缪斯的花园》手稿版本研究[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6 吴群;;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继承与发展[J];长城;2012年12期
7 丁洁;;当代西方文学中的魔幻情结[J];长城;2012年12期
8 詹庆华;;跨文化传播的桥梁:中国近代海关洋员与中西文化交流[J];海交史研究;2006年01期
9 张军;;论梁启超戏剧[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党旺旺;;从太平天国后继乏人看其文化政策之失误[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f^;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莉;基督教和宁波教育卫生事业研究(1842-1949)[D];宁波大学;2011年
2 王红光;清季外交官许珏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力;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林智素;走向中国近代化的尝试——张斯桂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韩丽红;美国传教士在晚清中美关系中的角色研究(1830-1860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兆强;丁韪良对京师同文馆发展的贡献[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桂琴;晚清译著《化学入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秋硕;试论汉学家丁韪良对中国文化的释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文海;洋务时期驻外使节群体及其中西文化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顾真;文人著译第一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田虎;;《缪斯的花园》中的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经典建构[J];国外文学;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田虎;;手稿媒介与英国文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2 朝翔;北大召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研讨会”[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4期
3 刘锦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英国世俗文学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程倩;;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复仇悲剧兴盛探因[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周波澜;米仓;;人文主义与英国文学——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Tara Pepper;日尧;;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J];大学英语;2006年12期
7 崔俊媛;;瞬间与永恒——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象[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8 刘晓杰;郑东升;;精神分析在文学文本中的意义建构——解读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谢凝;;英国文学中的女性身体[J];文教资料;2010年01期
10 宋文玲;;浅析乔叟人文主义思想诞生背景[J];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付银;;论文艺复兴时期装饰审美的独立性——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材料与装饰思想[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前言[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5 埃克·考普夫;夏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部分:《资本论》及手稿[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麦麦提依明吾不力卡生木;;做好维吾尔医药古籍的挖掘和利用工作[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炬;;漫海拾贝[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重岗;冯铁:中国现代文学手稿研究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李洋;傅雷现存译著手稿全部捐赠国图[N];北京日报;2008年
3 魏雅华;收藏作家手稿要趁早[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玮 庄建 丰捷 中华读书报记者 马建波;面对大师的手稿[N];光明日报;2001年
5 魏雅华;收藏作家手稿[N];浙江日报;2002年
6 记者 洪亚男;孙中山手稿:提倡足球进入军事院校[N];石狮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傅小平;手稿保护亟待引起重视[N];文学报;2008年
8 邢宇皓;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再添珍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9 马跃;人性的牧歌[N];音乐周报;2002年
10 韩立新;日本对MEGA第Ⅱ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编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杜平;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章可;现代中国“人文主义”的起源:以译词为中心的研究(1901-1922)[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郑春泉;十五世纪哥特式绘画风格对意大利绘画影响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9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峰;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与时代的肖像画相互之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晶晶;中国明代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默研;《李尔王》的双重结构及其深度文化语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曦;文艺复兴史诗的希腊文化源流[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杨勇勤;文艺复兴时期阿拉伯炼金术对欧洲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6 詹瞻;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卢镇;浅析15-16世纪意大利犹太学者对文艺复兴的贡献[D];浙江大学;2009年
8 汪秀霞;夏娃,永远的他者[D];扬州大学;2007年
9 李梅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与中国本草学思想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喻小飞;诗情画意说巨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03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0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