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一到差异:现代性在苏俄文论中的多重镜像
本文选题:同一 + 差异 ; 参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基于对现代性二元对立镜像的批判立场,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差异美学以异质要素差异共存为理论要旨,注入历史地基与人文关怀,打破同一,张扬差异。差异美学从人的主体中心困局切入,以生活世界为人的历史化存在根基,以"他者"为人的多元化存在前提,以对话关系重塑人的差异化存在本质。在反思现代性,重构话语秩序的浪潮中,差异美学不仅作为一种思维范式,启发了现代性与后现代互补性视域融合的思潮转向,而且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奠定了苏俄文论兼收并蓄、多元开放的理论格局。
[Abstract]:Based on the critical position of the modernity of the two opposing mirrors, Bakhtin and Lotman's difference aesthetics coexist with the difference of the heterogeneous elements as the theoretical keynote, injecting historical foundation and humanistic care, breaking the same one and spread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wave of rethinking modernity and reconstructing the order of discourse, the difference aesthetics not only serves as a thinking paradigm, but also enlightens the trend of ideological trend of the fusion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sm, and establishes the Soviet Russian theory and collection as a theoretical form. The theoretical pattern of the storage and the pluralistic opening.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2XJC7510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WYXM003)
【分类号】: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米·洛特曼;李默耘;;文艺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J];文化与诗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薇;;作为结构和解构的文本[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李薇;;洛特曼与苏俄文论变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李薇;;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洛特曼差异美学之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李薇;;作为科学的文艺学:从巴赫金对洛特曼的质疑谈起[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3期
5 李薇;;对话美学困境的启示[J];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02期
6 程正民;;文本的结构和意义的生成——洛特曼的结构诗学[J];文化与诗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渝苏;差异与同一的对抗——评西方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哲学的拒斥[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余治平;差异、本质与辩证法的误读——本体论对认识论的抗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丽;;三棱镜与凹透镜——读《思想的镜像——从哲学拓扑学的观点看》[J];世界哲学;2009年05期
4 田青;我是谁—与国际接轨和文学的当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田海平;;生命的“大同”与“大异”[J];江海学刊;2008年02期
6 周红果;;差异·同一·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学审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陈仕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价值观差异之比较[J];社会科学家;2008年04期
8 景君学;;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9 赵旭东;;拆北京:记忆与遗忘[J];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周娟;;尼采的时间观与现代时间意识的差异[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5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南开大学哲学系 陆扬;现代性和文化霸权不是一回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林茨 作家;知性源于何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4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7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4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6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7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10 王颖华;回、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现代性特性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56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5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