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无法选择的选择——《苏菲的选择》之拉康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8-09-03 19:40
【摘要】:拉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本文对《苏菲的选择》中的三个主人公:纳山、苏菲、斯汀戈的自我认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心理线索抽丝剥茧,运用拉康心理分析理论对人物和小说寓意进行解读。
[Abstract]:Lacan believes that human psycholog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magination, symbolism and re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self-certification of the three protagonists in Sophie's Choice: Naishan, Sophie and Steingow,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and the moral of the novel by drawing cocoons from various psychological clues and using Lacan's psychoanalysis theory.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征;;那西索斯故事的现代阐释[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段艳丽;;《夜与日》:符号与象征的交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孙红洪;;试论《所罗门之歌》的符号界与象征界[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4 惠芳;师建华;;记忆错位与不伦之恋——《洛丽塔》的拉康式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泉;;推迟的约会[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6 邓瑶;;迷失于想象界与象征界——运用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解读《觉醒》[J];飞天;2010年16期

7 龙娟;游苔莎悲剧的后精神分析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沈梦婷;;从拉康“象征界”看杜拉斯创作中的女权主义倾向[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1期

9 丁凤熙;拉康的镜像理论与李箱的诗[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穆杨;;安德森《手》的符号界解读[J];外国文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明刚;化身于操心和欲望的爱—艾丽斯·莫多克小说的后精神分析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天雨;“三界”理论观照下《小镇畸人》中的畸人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薛琴;飞越束缚的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罗发菊;女性自我的建构[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丹;欲望主体的身份定位[D];重庆大学;2013年

7 陈静;矛盾中的探寻—《慧血》中黑兹尔的拉康式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楠;寻求自我之旅[D];辽宁大学;2011年

9 申军;一个无意识主体的主体性追寻[D];郑州大学;2011年

10 霍晓霞;拉康式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心理困境[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2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20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