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艺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以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为考察视阈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decline of Chinese, Singapore still has a large number of old-style poem creators. Their creative media not only have the traditional dissemination of poetry society, but also with the help of the network to spread the trend. On the one hand, the creation of the old Chinese poetry in Singapore is influenced by Chinese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the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classics and themes. However,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pluralistic structure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eaning of crea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writing. Its literary attribution should exist as the appearance of Singapore's national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339.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泽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2 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劲松;;“诗言志”考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曾小月;;中国古代诗歌用典的符号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曾小月;;论余光中诗歌对古典诗艺的运用[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4 李咏梅;郑家治;;汉语的特性是现代传统诗词延续发展的根本[J];当代文坛;2010年06期
5 郭彩侠;刘成才;;观念、限度与认识性装置——从“知识考古学”角度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6 胡燕春;;新批评派与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孟海龙;;王富仁“启蒙”思想探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梁向阳;;应以怎样的姿态研究“当代散文”[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王巨川;;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旧体诗研究述要[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10 曾婷婷;;语法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建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员怒华;“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侯敏;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7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欢欢;论程抱一的中国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青松;“新诗戏剧化”的理论建构及其诗学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丽鸽;郁达夫旧体诗词研究及其文学史地位[D];宁波大学;2010年
4 雷震;宗白华《艺境》的诗性言说方式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牛孝英;时代拯救者的悲歌[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光婵;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诗词的意境鉴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军;《红楼梦》之律诗翻译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娜;查良铮译诗与白话文诗歌语言[D];苏州大学;2002年
9 徐敏;古雅说与境界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舒越;晚唐诗人郑谷及其蜀中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军;;词语世界的建构及其困境——论朱朱的诗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4期
2 陈奇佳;;苦痛的多重变奏——李松涛诗艺一叶[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4期
3 刘强;;诗艺拾零(二则)[J];诗刊;1997年12期
4 马守君;李白的诗艺追求[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王晓云;;科学·诗艺[J];发明与创新;2012年02期
6 邹建军;论谢克强的诗艺转型[J];理论月刊;1998年02期
7 马立鞭;;诗艺随笔(二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吴志昆;诗艺片谈[J];吉安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9 唐n\;我在40年代的诗艺探索[J];诗探索;1999年04期
10 贾沛若;错觉──唐代山水诗艺法再探[J];文史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卢辉;;让生活的“即”景成为“恒”景——评徐俊国诗艺特色[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旭;何云波;;沉舟中的梦游——中国最后一位象征派诗人沈宝基的诗艺旅程[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江长胜;写时代之光 聚诗艺之美[N];文艺报;2012年
2 贾耘田;突破学院派的樊篱[N];光明日报;2003年
3 李寂荡;忍受飞翔的欲望[N];贵州日报;2011年
4 姜涛(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诗人);关于“民间诗刊”[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慧贤;刘勰《文心雕龙》与贺拉斯《诗艺》文学思想比较[D];山东大学;2013年
2 谷怡然;论曹松的思想及诗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兆文;“诗人何为?”——海德格尔诗艺刍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牧野;主题的变奏和诗艺的呈现[D];吉林大学;2007年
5 谭爱平;郑敏诗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石军;北方的孤岛[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8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2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