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热”中的文化研究
[Abstract]:Jane Austen's works are small and narrow, but they don't cover the trivia of three or four families in the countryside. However, its impact continues to grow, and Austen is even seen as a classic writer on a par with Shakespeare. In 201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the Austin Research Guide. The first edition of Austin Research Guide,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97, most of the articles have been replaced, and the choice of these articles is intriguing. From the alternative articles, from the "Cultural Studies"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56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惠玲,吴晓燕;论奥斯丁的实用婚姻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蔡岚岚;;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传统[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谭雪霏;从人物结构设置看奥斯丁女性意识[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04期
4 孙丽红;;奥斯丁为何不朽[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5 周亚明;;后现代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奥斯丁[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6 刘际华;;走出男权传统樊篱的奥斯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陈传芝;;自我与他者——奥斯丁小说的一种观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周青;方祝根;;《劝导》的特色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陈艳玲;刘利坤;;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骆玉容;;简论奥斯丁的精神气质和女性意识[J];文学教育(上);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建军;;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宪政之维——基于文本分析与历史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2 柯潇;储祖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地学教育变革趋势[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恺蒂;现代女子奥斯丁[N];东方早报;2013年
2 詹姆斯(英);家有男孩要识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郭思媛;“法理学之父”奥斯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李宇先;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宣言书[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毛尖;没有曲折就不能幸福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郑明;节食少女易染烟瘾[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孙峰;惟独她的嘲讽与情趣经久不衰[N];文学报;2005年
8 章蓓如;没有英雄美人,仍叫人欲罢不能[N];华夏时报;2006年
9 鄢晓霞;享受阅读 感悟经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晓霞;经典也可以很有趣[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小林;奥斯丁分析法学的政治现实性[D];重庆大学;2008年
2 谭雪霏;奥斯丁小说的绅士道德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甜;奥斯丁小说的反讽特征[D];长江大学;2012年
4 成媛;犹如命令般的法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金陈铭;奥斯丁小说中反讽误解的语用解读[D];厦门大学;2008年
6 赵静;奥斯丁小说的政治和道德倾向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丽娟;景观在奥斯丁小说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红艳;奥斯丁小说中的双重声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汤铭;奥斯丁小说中的“V型恋爱”童话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孟凡星;论奥斯丁的叙事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2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6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