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荒谬世界中扭曲人性的挣扎与呐喊——论美国小说《抽签》与《好人难寻》

发布时间:2018-10-12 20:27
【摘要】:《抽签》与《好人难寻》这两部哥特式小说,在向读者呈现世界的荒谬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颠覆了母亲和儿童形象,扭曲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这两部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成长背景和自身身体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分不开的。
[Abstract]:The drawing of lots and the Gothic novel "good people are hard to find"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presenting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to the readers, such as subverting the images of mothers and children, distorting kinship, friendship and love, and so on. The deep causes of these two work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author's background of growing up at that time and the long suffering of his body.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3年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图谱研究》(J13WD02)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红兰;《宠儿》的艺术形象与审美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卢睿蓉;唱一曲永恒的南方之歌——试比较福克纳、韦尔蒂、奥康纳对南方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吴秀芳;;传统杀婴母题的继承和重构:托尼·莫里森《宠儿》新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郑莉;《美国的悲剧》中的心理描写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籍晓红;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梦”主题——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之比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陈细竹;卢睿蓉;;韦尔蒂与奥康纳作品死亡主题之对比[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习传进;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薛玉凤;《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刘国枝;哈帕·李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孙丽丽;暴力背后的和平——奥康纳作品中暴力描写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魏啸飞;美国犹太小说中的犹太精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易艳萍;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的讽刺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玉凤;美国二战小说的特色与成就[D];河南大学;2001年

2 黄炳瑜;黑色美国梦的追求与幻灭[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译方(胡颖雪);论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D];新疆大学;2003年

4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芳;心理真相的揭示与小说艺术的嬗变——论亨利·詹姆斯的内向化创作[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杨金珩;“失落”的故事——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赵秀艳;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张学祥;探寻自我的独特呼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继贤;苦难后的新生[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纪洁萍;《夜色温柔》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岚;;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J];作家;2008年18期

2 张青卫;浅谈存在主义文学中的死亡意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3 范晖;;从《局外人》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杜丽霞;;存在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人物形象解读[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5 资云南;;荒谬的世界 自由的选择——《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存在主义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桂晓t,

本文编号:226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6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