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爱上浪漫》的论文式叙事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21 12:14
【摘要】:作为一个年轻多产的英国作家,1969年12月出生于瑞士苏黎世的阿兰·德波顿目前已经出版十四部作品,其中大多数都是畅销书,并被翻译为二十种文字。阿兰·德波顿的写作主题包括爱情、哲学、旅行、工作、建筑、艺术、新闻等,他很擅长将他自己的哲学思考融于这些写作主题,因而这些作品像是一部部关于这些主题的哲学思考专著。 基于类似的爱情故事,阿兰·德波顿运用特殊的写作技巧从不同的写作角度成功地创作了早期的三部爱情小说。因为他的爱情小说是“半小说,半关于爱情本质的哲学思考专著”,一些评论家称阿兰·德波顿的写作方式为德波顿式和论文式写作方式。国内外对于阿兰·德波顿以及《爱上浪漫》的研究大多是一些书评文章和访谈,尚无单独对这部作品的论文式叙事进行全面分析的学术性研究。 热奈特通过“聚焦”一词来区分“谁讲”与“谁看”,前者指叙事声音,后者指叙事视角;并且根据对视角的限制将聚焦分为零聚焦/非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申丹教授将热奈特的三种聚焦继续细分为零聚焦,内聚焦,第三人称外聚焦和第一人称外聚焦四种。在《小说叙事学》中,徐岱根据聚焦理论将小说叙事模式分为:全聚焦模式,内聚焦模式以及外聚焦模式。该论文旨在运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及其他叙事学理论,通过分析阿兰·德波顿的爱情小说《爱上浪漫》的论文式叙事来揭示论文式叙事模式的特征-,该叙事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意义。 该论文从两个方面分析《爱上浪漫》这部小说的论文式叙事模式:该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该小说中论文式叙事的三种方式。通过分析,发现《爱上浪漫》这部小说是在一种封闭式结构中进行开放式结构写作。也就是说《爱上浪漫》这部作品的整体结构是封闭式的,但其内部各章节的叙事结构却是开放式的。这部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根据对于叙述者不同的分类,/这部小说的叙述者还可以被称为作者般的叙述者,异故事叙述者以及干预叙述者。关于论文式叙事,德波顿在该小说中引入了三十六幅图表,其中包括对话树形图,图片以及地图等。这些图表可以很好的引起读者的兴趣且能帮助读者更好更形象的理解作者的理念。大量的西方经典典故的运用也有助于德波顿关于爱情的哲学式思考以及分析。除此之外,德波顿运用了分层次分析的方法也有利于这部小说的论文式叙事。在这部小说中,叙述者先呈现出爱丽丝的一个生活片段,然后根据生活片段提出每一部分的观点或者论点,最后通过仔细的分层次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来证明论点。 该论文将论文式叙事模式形成的原因归于两个方面:二十世纪小说创作的主要趋势和德波顿的个人成长背景及其文学创作理念。论文式叙事模式一方面受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以及实验派小说家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模式也是德波顿个人成长背景及其创作理念的结果。其文学创作理念包括他提出的写作的两大原则:写对人有所助益的书以及写作方式要简单朴素易懂。通过研究分析,该论文总结出此新型叙事模式的在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这种论文式叙事模式通过在小说创作中引入大量图表分析,运用大量典故以及分层次分析方法而发展了现代实验派小说;其二论文式叙事模式使小说写作和学术写作的界限模糊;其三,论文式叙事模式引领了小说写作的新方向,因此也可视为小说创作的一个新的分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颖峰;;阿兰·德波顿的小说艺术——谈《爱情笔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2 王静;;自觉的女性关怀意识——《爱上浪漫》与阿兰·德波顿的性别立场[J];南都学坛;2009年04期

3 闫广英;;幸福的建筑如何成为可能?[J];环境经济;2010年08期

4 王发堂;;建筑的美与形式的表情——评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J];世界建筑;2008年10期

5 朱雯;20世纪英国小说鸟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郎维中;;哲学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J];书屋;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346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46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