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政治——莫言的“黑孩”与福克纳的“班吉”对比研究
[Abstract]:With the awakening of peopl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has entered various fields of life. The birth of political aesthetics reflects the mutual permeability between the two. Paying attention to human na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This also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structure between each other. The aesthetic images of the black children in Mo Yan's novel "transparent Carnip" and the two characters in Faulkner's novel "the Sound and the Fury" reveal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The interweaving and conflict of discourse power and ideology.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4-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薇;从话语的消失看《喜福会》中主体的重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放逐到“阿拉斯加”的母亲[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2 赵晓晓;;边缘走向中心,中心走向边缘——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话语权力的互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杨石乔;;毛姆短篇小说《午餐》的多元解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5期
4 杨海燕;;用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解读《黄色壁纸》[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谭瑛;田昆;;被缚的阿波罗——解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话语权力[J];理论界;2008年05期
6 王亚平;;谁逼疯了卡拉根?——《去俄国》中的人性压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黄立丰;;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女性[J];文教资料;2008年16期
8 钱俊;;《白象似的群山》话语权力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艾庆华;;隐形的“天使”——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赏析《蝴蝶梦》中的吕蓓卡[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10 朱伏娇;;话语权力与身体政治在《白蛇》中的再现——从福柯的微观政治学角度解读《白蛇》[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越;;从文化研究看《天使在美国》中被边缘化群体的处境[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2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3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和龙;;当代爱尔兰女作家创作管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李月宝;;从《生日宴会》里透视权力关系中的压迫现象[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树福;俄罗斯文学评奖:在市场化与审美化之间[N];文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章红雨;“小”给“大”带来了什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少君;新移民文学成熟的时代来临[N];文艺报;2007年
4 徐颖果;汤亭亭中西方文学传统之再阐释[N];文艺报;2008年
5 秋叶;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李德纯;战后日本文学回顾与总结[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苏友贞;未适的新土[N];东方早报;2008年
8 佚名;哈里·波特热潮经典还是文化幼稚病[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世文;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学经典是民族特性的核心因素和情感纽带[N];文艺报;2008年
10 萧平;品钦:游移在失去确定意义的世界[N];文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白玲;走向离散美学:J.M.库切小说中全球邦批判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梁莉娟;对话、平衡与超越[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廖昌胤;悖论叙事[D];浙江大学;2006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熊红萍;伦敦和身份认同再定位:战后英国少数族裔文学中间接的局内人、回归者和空中飞鸟[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新;麦尔维尔小说中的后殖民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刘利平;边缘者[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贾丽霞;土著人的边缘化[D];吉林大学;2009年
4 袁雪慧;从边缘进入主流的引路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小英;论《野草在歌唱》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D];兰州大学;2007年
6 戴颖颖;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D];浙江大学;2008年
7 平雪美;边缘化的女性叙事安妮塔·布鲁克娜《湖畔宾馆》和苏童《妻妾成群》中两个知识女性形象伊迪斯·霍普与颂莲之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曹金蓉;解读班吉的思维风格[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云云;《简爱》的女权话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年丽丽;为边缘人物言说[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47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4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