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歌德意大利时期的艺术批评原则

发布时间:2018-12-17 06:45
【摘要】:《意大利游记》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但许多学者在解读这部游记时发现,歌德在意大利时期对古典主义艺术的接受有明确的范围,显得并不系统和全面,而这一切似乎与歌德广博的志趣不甚相符,甚至有悖于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笔者认为,只有理解了温克尔曼古典主义艺术观对歌德所起的决定性影响,才能理解歌德在意大利时期的审美取向与艺术批评原则。歌德在接受温克尔曼古典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拓展了古典主义的伦理和美学内涵,并由此成就了德国的一个艺术时代。
[Abstract]:Travel to Italy is a masterpiece of German classical literature, but many scholars find that Goethe's acceptance of classical art during the Italian period is not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ll this seems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Goethe's broad ambitions and even goes against classical aesthetic principl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f Winkelmann's classical art view on Goethe can we understand Goethe'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artistic criticism principles in Italy. On the basis of accepting the principle of Winkelmann's classicism, Goethe creatively expanded the ethical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classicism, and thus achieved an artistic era in German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I516.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铮;;语文教学应当追求以人为中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方芝燕;;激情坚守与理性缺位——维特精神的时代性及普遍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高胜兵;;《浮士德》对《约伯记》的继承与超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倪阳;;毕生经验的浓缩——歌德《遗嘱》一诗解读[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尹星;;阅读世界文学的挑战与对策——大卫·达姆罗什的《怎样阅读世界文学》[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6 刘萍;;《亲和力》与歌德晚年对启蒙理性的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罗漫;罪、美、情:《长恨歌》的批罪与审美[J];江汉论坛;2004年02期

8 陈军;陈金刚;;饮食譬喻:中西文论比较新视角[J];江汉论坛;2008年04期

9 高小艳;;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图书版本学研究——以《歌德谈话录》中文译本为例看异质文化的容受[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10 肖震山;;现场性:戏剧的一种美学个性[J];教育探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莉;拜伦叙事诗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静;歌德艺术观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红;试论“静穆”的东西方审美理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纲;荀子孝道思想述论[D];郑州大学;2010年

3 毛赫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齐雪莉;多重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家生存”困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炜;论《墙上的斑点》小说艺术的先锋试验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永;母题理论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文婷;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西北大学;2009年

8 张楠;《亲合力》的伦理维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孙爱萍;安徒生与欧洲童话的现代转型[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闫瑞卿;管窥中西文化的会通[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国强;;从狂飙突进到古典的嬗变——歌德魏玛最初十年再认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苗鑫;;从《托尔夸托·塔索》看艺术家的生存[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4期

3 韩瑞祥;;审美感知的碰撞——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J];外国文学;2010年06期

4 宇宙;;歌德与现代阿拉伯文学[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1年03期

5 刘润芳;歌德自然诗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孙书敏;;歌德论文学创作中的三个关系[J];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7 维尔纳·凯勒;杨武能;;《歌德文集》序——“亲切的呼唤”[J];出版广角;1998年04期

8 张保宁;“爱情的散步就是天国的跳舞”——读青年歌德的爱情诗[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黑马;;断代的感喟——从《走近歌德》说起[J];出版广角;2000年07期

10 叶兆言;;想起了少年维特[J];书城;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伯杰;;弗·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说初探[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2 梁桂平;;《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拜伦研究[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晓牧;;米兰·昆德拉的“毁灭”与“不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5 张淑萍;;《浮士德》与《蛇神》结构艺术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杨;歌德学院举办活动庆祝该院成立20周年[N];文艺报;2008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王坤宁 朱侠;“孔子”与“歌德”的对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李霞;恋爱中的歌德[N];文艺报;2010年

4 安尼(书评人);中国人如何理解歌德?[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新华社记者 郑汉根;走进歌德的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北京大学德语系 张玉书;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第一人[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乔纳森(学人);古典主义的一道灵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世文;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9年

9 范玉刚;歌德“世界文学”的当代价值[N];学习时报;2011年

10 叶渭渠 唐月梅;图文再现大师情愫[N];信息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静;歌德艺术观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渊;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以弗·施莱格尔为代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艳娟;论歌德创作中的希腊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孙文婧;歌德诗学中的抒情诗概念[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葛成红;歌德的人格与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雯;歌德对宗白华艺术人生观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刁俊瑗;东方的歌德[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祖光;论歌德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卓莉莉;歌德和席勒的友谊以及他们在文学上的合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王玉静;歌德在古典时期的人性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张楠;《亲合力》的伦理维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张蔚;《威廉·麦斯特》两部曲与德国“教育小说”传统[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3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83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