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浅谈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esthetics. Starting from the material layer, the symbolic form layer, the image world layer, and the transcendental artistic conception layer,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literary works are adapted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they must learn to respect the basic law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its special artistic means of expression. I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linear thinking of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10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焦菊隐;和青年作家谈小说改编剧本[J];剧本;195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雯;梁实秋反对克罗齐?——梁实秋与克罗齐文艺观的异与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任艳善;;从文艺心理看艺术幻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臧仲伦;试论文学翻译的再创作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张沛;;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伟;;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的西学归宗[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吕艺生;;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雨晨;董永红;王菲;高煜波;;浅析文化与心灵沟通及心灵超越[J];才智;2010年02期
9 魏泓;;格式塔心理美学与语篇翻译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晓芳;;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子昂;;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新河;钱钟书文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薛萍;梁启超的“新学语”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转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秋荣;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6 邵贤敏;《夷坚志》梦幻故事的文化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超;论王朔小说中的“我”[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1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0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