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的浪漫主义创作理念及其写作特征
[Abstract]:As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in the 19th century, Hawthorne showed the world the unique charm of romanticism with his whole life's work the Scarlet letter. As the opposite of traditional thought, romanticism has won people's favor. This paper analyzes Hawthorne's Romantic creation idea, and analyzes how its writing features show the influence of Romantic creation idea.
【作者单位】: 唐山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程宝乐;;解读霍桑小说的人文价值[J];语文建设;2013年2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渝;;从文学到电影:《红字》的另一种解读[J];电影文学;2012年16期
2 赵萱;;试析教育叙事之空间维度[J];教学与管理;2011年19期
3 毛海燕;沈宏;;艾丽丝·沃克《日常用品》中的空间问题——空间叙事学视角的解读[J];学习与探索;2010年04期
4 毛凌滢;;霍桑《红字》的跨媒介传播及其文化阐释[J];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亓志梅;《红字》中的多重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云兰;沈从文湘西小说时空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爱军;《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艺术[D];河北大学;2011年
4 况威;霍桑小说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玉静;《虹》空间形式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会;空间叙事视阈下《纯真年代》中的爱情悲剧[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莉;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3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钟再强;;人性的救赎——霍桑《红字》的重要主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丁晓春;;从《红字》和《年轻小伙布朗》看霍桑的人性观[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彭依依;《红字》中的个性解放[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文开;论霍桑小说的梦境描写[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2 黄立;霍桑笔下的女性神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3 葛红;霍桑的小说创作与罗曼司体裁观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王海珍;霍桑的罗曼司小说模糊风格的成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5 娄素琴;;论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张彩红;;霍桑人学思想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7 张晓辉;;文化因素与霍桑的创作[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12期
8 梁蔚菁;;试析霍桑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张晓辉;;论西方文化非理性主义观的现实意义——霍桑作品解析[J];新闻爱好者;2009年12期
10 方文开;;福谷:霍桑探讨权力运作机制的舞台[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父与子”的本质并没有任何不同[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 记者 王思思 通讯员 张庆 曹志凯;“小霍桑”的探案心经[N];天津政法报;2010年
3 师墨;侦探小说的科学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论霍桑小说中人物的悲剧[D];湘潭大学;2009年
2 丁珏;穿越黑暗——霍桑笔下的恶人形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沈洁瑕;蒙着面纱的霍桑[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晓毓;论霍桑的罪恶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方文开;论霍桑的现代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立思;那撒内尔·霍桑作品神秘性探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周艳;试论霍桑的工业文化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8 陆续;三重景观:霍桑《玉石雕像》中的地点与空间[D];重庆大学;2011年
9 于洋;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崔彦飞;试析N.霍桑作品中的解构性[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02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40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