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寓言语类结构的评价对比研究——以《伊索寓言》和《庄子》寓言为例
[Abstract]:Aesop Fables and Zhuangzi fables ar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ables, which contain rich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philosophy of life. Fables are full of expression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search objects concerned by evaluation theory.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take the evaluation theory a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ry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fable text corpus of Aesop and Zhuangzi, explore the resource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discourse evaluation in different language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motiv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evaluation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bles of Aesop and Zhuangzi.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path for the study of fable text, and further verifies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21)
【分类号】:I106.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洪梅;;评价理论与英文文学作品鉴赏[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佳;;拉封丹《寓言集》中的哲学思想[J];法国研究;2009年01期
3 隋晓蕾;;评价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简·爱》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徐玉红;宋金花;李珊;;《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意识评价视角分析[J];世纪桥;2010年21期
5 杜亚冰;张文瑜;;小说语篇态度研究——小说《苔丝》人物对话的态度研究[J];学理论;2010年18期
6 魏笑玲;陈惠良;;态度系统视角下《我的老头儿》[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建武;陈艳丽;;从评价理论角度看舍伍德·安德森的“父子情”[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张欢雨;;朴素和谐的生态观——以评价理论重新诠释《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9 赵国丽;;灵魂游走于矛盾中——评价理论视角赏析狄金森的自然诗[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10 黄大年;对治烦恼无明的寓言集——《百喻经》[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启高;;初探寓言[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2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朱景冬;以寓言故事捕捉逃逸的现实[N];文艺报;2010年
2 叶延滨;好书是最早的老师[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黎;布莱希特与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李开复;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N];光明日报;2007年
5 孙海悦;王焕生 感叹希腊文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管淑红;《达洛卫夫人》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妍;《呼啸山庄》子语类语篇的评价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yN;埃斯佩朗莎眼中的诗化世界[D];西南大学;2008年
3 薛顺艳;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际意义的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薇;《傲慢与偏见》美学观的人际意义[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徐洁;库切寓言世界的构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陈峰;本雅明的寓言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7 梁清;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熊艳茹;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赏析《小王子》[D];南昌大学;2011年
9 汪雪盈;从评价理论分析《简·爱》中人物的态度[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7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1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