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因子
发布时间:2019-07-22 10:08
【摘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具有深厚的汉文学功底,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化因素。《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这部作品显示出夏目漱石极高的汉文学造诣。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典故、神话传说等贯穿全作品。在人物形象上,可以见到陶渊明、诸葛亮、邵雍等的影子。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化不仅是夏目漱石文学的支柱,更是基石。 本论文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序论部分主要由论文的研究动机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和今后的课题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从夏目漱石和汉文学关系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夏目漱石从幼儿时期接触到的汉文学知识,以及之后在二松学社专门学习汉文学的经历。从左国史传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夏目漱石积累了丰厚的汉文学知识,并且积极把这些中国古典因子运用到自身的创作中。他十二岁开始执笔的具有汉文风格的《正成论》,到之后使之正式跻身文坛的处女作《我是猫》,再到后来的《草枕》、《从此以后》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其作品中的汉文学踪迹。 第二章重点对该小说中中国古典文学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唐诗的引用和活用、典故的借用、传说的借用。夏目漱石在小说中巧妙地穿插了韩愈、杜甫、司空图等人的诗句,,使小说的文学性体现的更加突出。另外,还通过借鉴左丘明《左传》中的写作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通过借用长坂坡之战、梁上君子、荆轲等典故以及铁拐仙人、嫦娥、女娲的传说,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第三章重点对该小说主题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夏目漱石对近代日本文明开化的批评是以儒家思想中的“仁德”以及道家思想中的“天道公平”为基础和开端展开的。对近代文明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夏目漱石还积极从禅宗思想中寻找解决方法,探索通过自己内心的修行以期达到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干扰的目的。 第四章就小说主人公身上体现的超然处世的态度和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进行比较,从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可以找到不急于出世,隐居在卧龙岗上的诸葛亮、归隐桃花源的陶渊明,以及执着于安乐窝的邵雍的影子,进一步证明了夏目漱石所受汉文学影响之深。 总之,《我是猫》作为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无论是在主题思想的确立,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能体现出汉文学作为其文学支撑的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313.074
本文编号:251755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31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曦;;夏目漱石的文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孙苏平;;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黎跃进;王阳;;《我是猫》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及其意义[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4 臧运发;夏目漱石早期思想浅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邵明华;;“安乐窝”的文化阐释——对于邵雍话语及其语境的学术考察[J];孔子研究;2012年03期
6 孙苏平;;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军;;试析儒家“入世”思想在夏目漱石人生中的体现[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6期
8 宋馨华;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吕海英;出仕与归隐——陶渊明诗歌的飞鸟意象及其审美内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J];求是学刊;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517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1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