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歌的叙事艺术
发布时间:2019-07-23 14:04
【摘要】:壮士歌,俄语叫做бьlпиHьl,是俄罗斯口头叙事歌谣的一种,壮士歌——俄罗斯民间口头叙事歌谣和传奇史诗,是俄罗斯9到13世纪民众历史记忆的表达壮士歌展现了创作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了壮士保卫国土,抗击外敌的故事,反映了民众的社会意识与道德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叙事性作品,壮士歌的创作中运用了各种叙事技巧和手段,这些叙事技巧和手段让壮士歌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使其超越其他的口头创作,成为基辅罗斯时期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壮士歌全部运用最传统的全知视角来叙事。叙述者既会隐蔽地进行叙述,使得听众直接接触和体验叙述内容,又会根据需要适时地介入来引导听众的注意力和判断。叙述者通过近距离展示事件本身使得听众能靠近叙事内容,投入一定的情感,又让听众不过分沉溺于情节,使得他们与叙事层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所有的叙事视角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表演性而服务的,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能帮助史诗歌手弥补表达手段、结构和修辞上的不足,从而提升壮士歌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情节时间的塑造上,作者先建立绝对时间的坐标轴,然后通过对相对时间的处理来突出叙事重点,引导观众注意力。 在时距的处理上,作者常通过省略的方法对场景间的情节时间进行加速处理,非重要却又无法省略的、不便于歌手发挥的叙事内容会用概括性叙述来展示。作者借助它们串联了叙事场景。叙事场景、概括性叙述和省略的交替行进使得文本详略交错,让叙事产生动态的节奏。作者通过场景来呈现情节中的关键性事件、危机、高潮等。在场景中,叙述事件和情节时间差距不大,叙事节奏较慢,叙事内容详细、真实、有极强的现场感。壮士歌作者通过对时距的处理,使得壮士歌文本总是充满了紧张的关系,事件生动,对立尖锐,碰撞激烈,精彩的叙事场景一个接着一个,使得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思想感情沉浸于故事中。 壮士歌中的叙事空间塑造是以尽可能简洁为原则的,不求精确和细致的描写。空间的切换由人物的移动充当过渡,简单而有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2.077
本文编号:2518206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12.0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守义;;叙事聚焦的演变及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周福岩;表演理论与民间故事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申丹;叙事学[J];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4 刘秋芝;;回族叙事诗《马五哥和尕豆妹》的口头程式特征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5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李斯颖;;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的建设与科学管理——以广西田阳壮族布洛陀文化与口头叙事田野研究基地为例[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518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1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