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唯美主义面纱下的现实主义——解析王尔德的《莎乐美》

发布时间:2019-07-24 20:54
【摘要】:独幕诗剧《莎乐美》通常被认为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唯美理论的完美体现。然而,通过解析此剧可见王尔德所坚持的艺术观逐渐从唯美主义转向对现实主义的思考,唯美主义的面纱下实则深深地隐含着王尔德对19世纪末英国殖民统治的无情揭露与批判。在剧中王尔德把虚幻世界中的唯美和19世纪末的英国现实恰到好处地结合在戏剧表演中,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及诗剧的意象入手,反映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同时更好地影射了英国与爱尔兰之间自我与他者的主奴关系、王尔德"去殖民化"心理及维多利亚女王强权政治等一系列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批评性。
[Abstract]:The one-act poem Salome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Irish writer Wilde's aestheticism theory. Howev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play, we can see that Wilde's view of ar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aestheticism to realism, and under the veil of aestheticism, Wilde's merciless exposure and criticism of British colonial rul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re deeply implied. In the play, Wilde combines the aestheticism in the illusory world with the British reality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starting with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the plot of the story and the image of the poetic play, reflecting the aestheticism view of art for the sake of art. At the same time, it better insinu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tain and Ireland between themselves and others, Wilde's "decolonization" psychology and Queen Victoria's power politics and a series of realities, which have a strong realistic social criticism.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2.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一鸣;“流放”与“寻根”——英语后殖民文学创作语言[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曼;;“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的生活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姜春;;从现代视野看王尔德艺术人生的达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祝复兴;;浅析海派超验叙事的文本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田慧君;;康德美学思想在小说《多利安·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吉燕飞;;《莎乐美》中文体学意象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6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刘馨;;袁昌英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与接受[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况汉英,辛敏;现代语言学参照下文艺理论中语言观念的转变[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样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纪新;;从“沉醉”走向“超越”——中国现代诗歌中身体的演变[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Wilde's Aestheticism——On The Decay of Ly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3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永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卫东;妇女身体:作为“性”符码的生产和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红娟;李渔生活美趣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璐;谷崎润一郎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二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翠霞;唯美主义的真[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志民;诗意的唯美 爱欲的荼毒[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余子青;模仿说:从古代到后现代[D];南京大学;2011年

7 汤娜;论王尔德戏剧中唯美主义的花花公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振飞;《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高海燕;“窗洞”的艺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枫;;《莎乐美》中的负面美学[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刘茂生;方红;;《莎乐美》: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3 陈念君;;重读《莎乐美》[J];电影评介;2008年19期

4 吴学平;;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吴学平;论王尔德的创作个性[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2期

6 高帆;;王尔德童话的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吴萍;从唯美主义到消费主义——王尔德的现代性解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新春;;唯美主义的死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李广平;;王尔德与拉斐尔前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10 王晶波;;《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熊英;;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看亨利.詹姆斯的独特审美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傅正乾;;《孔雀胆》与《哀格蒙特》的比较研究[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何传龙;;《紫颜色》中的黑人困境与生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艳玲;;论《紫色》中被殖民者的矛盾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莹;;体验人生瞬间与遵从传统习惯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林;美,不美?王尔德的《莎乐美》[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云渚 编辑;世人折断了他洁白的羽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5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译 熊妤;保持生命纯洁[N];光明日报;2011年

6 罗世华;生活模仿艺术远甚艺术模仿生活[N];光明日报;2004年

7 肖毛;一个在悲怆中寻找唯美的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刘畅;唯美主义的爱情故事[N];中国邮政报;2002年

9 周家宸;爱尔兰的天使[N];南方周末;2004年

10 余凤高;王尔德写《莎乐美》[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齐s,

本文编号:2518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18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d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