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自我定义—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宠儿》的主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31 09:08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一位著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随着20世纪60年代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托妮·莫里森等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也逐渐兴起。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分析了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主题之一——追求自我定义,并认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暗示了一些可供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参考和运用的走出过去阴影、追求自我定义的方式和方法,莫里森借助她笔下的人物表达了她对黑人民族寄寓的关注和厚望。 本文着重挖掘了托妮·莫里森在《宠儿》中隐含的直面历史、植根非洲传统文化、拥抱社区等有益于非裔美国民族发展壮大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在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追寻自我定义的艰辛过程中。这些经验不仅有益于非裔美国民族的发展和壮大,也对世界其他受压迫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和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全文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托妮·莫里森和《宠儿》,并综述了国内外对《宠儿》的评论,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动机和目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发展以及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女性主义立场。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奴隶制的背景下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多重压迫,尤其是她们定义权被剥夺以及身份意识被摧毁。第四部分分析了三位主要女性追寻自我定义的经历,并认为莫里森在她们的经历中暗示了一些可供广大黑人女性及黑人民族参考的走出过去拥有自我的方法。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追寻自我定义是《宠儿》小说中的主题之一,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521228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笑瑛;;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诗化小说特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4期
2 王玉括;;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重构《宠儿》[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3 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莉莉;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济玲;《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定义[D];湖南大学;2008年
3 卢春林;在和谐社区里建构黑人主体身份[D];扬州大学;2008年
4 王蕾;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叙事策略[D];山东大学;2008年
5 韩清梅;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托妮·莫里森《宠儿》中黑人女性命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2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