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钢琴课》:历史视阈中的黑白书写

发布时间:2019-08-06 13:02
【摘要】:奥古斯都·威尔逊是美国当代一位享有盛誉的非洲裔剧作家。他的创作重写美国黑人的历史,在反观同胞苦难的同时,着眼于他们的当下和未来。威尔逊的普利策获奖作品《钢琴课》以一架137岁高龄的钢琴为故事构架,使用黑人的语言,并借助于非洲的文化传统,重新构建了黑人的历史。他指出,美国的发展进步需要黑人和白人的共同努力;黑人只有正视自己及祖辈的屈辱历史,并代代相传,才能知道"我是谁",才能奔向未来;也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改变历史的宿命。
[Abstract]:Augustus Wilson is a famous African-American playwrigh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His works rewrite the history of black Americans and focus on their present and future while looking at the suffering of their compatriots. Wilson's Pulitzer award-winning piano lesson is based on a 137-year-old piano, which uses black language and reconstructs black history with the help of African cultural traditions.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blacks and whites. Only by facing up to the humiliating history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ancestors and passing it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an blacks know who I am and run to the future. Only by uniting as one can they gain complete freedom and change the destiny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发林;邓彦东;;对自由和身份的探求——论拉尔夫·埃利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公[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李河发;苏传娥;周华;余荣琦;施晓琼;;不同世纪的美国黑人却有着惊人的类似命运[J];文教资料;2009年36期

3 李晓娟;;来自殖民地的声音——论《杰克·马格斯》的话语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菲菲;;解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中“自由”的含义[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徐杨;;心灵的自我救赎——论《宠儿》中塞丝的心理解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罗萍;;罪与罚——读《朗读者》的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7 柳迎春;;灵魂中的独舞者——浅析奥尔罕·帕穆克笔下人物的心灵世界[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8 肖四新;论古希腊文学的理性精神[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高建为;偶然性、自由和责任:萨特文学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罗国祥;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琦;;反叛的精灵 自由的化身——评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贝贝;;无法抛弃也不能抛弃的过去——《微光闪烁世界的继承者》的文化内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伟珍;;《红字》——人性与社会性之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恺蒂;那一层皮[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国枝;威廉·福克纳荒野旅行小说的原型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吴瑾瑾;生之必然渗透[D];山东大学;2008年

6 薛晶;萨特戏剧的情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7 孙士觉;古越汉诗史述及文本辑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小进;从滞定到流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神秘背后的自由追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丛道;独特的吉什·任:重构美国文化概念[D];郑州大学;2005年

3 王丽丽;通往地平线的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胥凯莉;化蛹成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晓冬;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隐居生活[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李春;浮华世界的自由[D];浙江大学;2006年

7 魏晓巍;《藻海无边》的后殖民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艳U,

本文编号:2523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23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